我虽然没钱,但是活得比较「奢侈」。
不是真奢侈,是相较于手里的钱来说,活得奢侈。
只要是看书,就要买来,看。
以前总买一手,后来,在xhs上找到一家二手书店,就一直去那了。
随缘,抓到什么,就看什么。
我看书,一定要看实体书吗?
我也不知道。
我记得,在电脑上看「富江」,也能看出心得。
但是,在电脑上看字书,就总是不了了之。
不明确是啥原因。
可能是姿势?我看书,喜欢躺着,脖子不累。
可能是触觉?不摸着书,就看不下去。
但是,这两个点,除了纸质书,也都有替代方案。
电子书。
面积大,可划线的电子书。
但是,也不好,对我做读书记录不好。
读书记录,最舒服的状态是,放下纸书,翻身下床,就摸上鼠标键盘。
电子书,行不行呢?
我也不知道。
现在,还没钱置办合适的电子书设备。
所以,为了创作,还是买纸质书合适。
买书,当然比看电子书,要贵不少。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活得「奢侈」。
我买过电子书设备,三百多块钱,二手的PW3
东西到手后,身边有人七七八八地说,这和他用平板开黑白模式有什么区别。
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我当时买,就是不想用手机、平板的电子设备看书,别扭。
想随时随地,便捷地看书。
而,纸质书又太贵,捧着书在学校里,又有装逼的「嫌疑」。
我的学校就是这种氛围。
常去的图书馆,我后来都不去了,光是想象自己坐在里面,都觉得迂腐。
认识的一个「富人」,他问我,你坐在这里,不闷吗?
我说,闷啊,所以,我现在能不来这,就不来这。
看着图书馆里的学子们,我只感到,曾经坐在里面的自己,就是:
「发昏,却还自我满足」
买了kindle,可以看自己想看的书了,结果呢?
还是一本都没彻底看完过。
我说的彻底看完,是指沉浸式阅读。
沉浸式阅读,我就不解释了,能想象的到。
这个工具,对我没发挥作用的证据,就是看过的书,我后来还是买了实体书。
对于我来说,这个工具,太不合适。
也许,我需要更大屏幕,功能更齐全的电子书阅读器。
不过,目前,我还是看纸质书。
以后,如果有钱,我更要看纸质书。
我读书,有目的性,也没目的性。
重形式,也不重形式。
决定点在于,我是不是读进去了,紧跟着是,读进去之后,写没写出文章?
只要能让我读进去,形式不重要,用书还是手机,都一样。
这是有目的性。
相反,即便是纸质书,如果内容实在太垃圾,我也不会去看。
这是没目的性。
关于形式,借鉴,我购买相机的经验:
「不同的相机,适合拍摄不同的内容」
可以总结出看书的经验:
「不同的形式,适合阅读不同的内容」
过去我想着,坐在回家的公交上,可以读读书。
其实用kindle读不下去。
但是,公交上,有适合坐公交阅读的内容。
纸质书肯定很麻烦,也不用kindle,就用手机。
阅读什么呢?
就是看微博,看长文字的微博。
我总看的就是「村西边老王」。
写得很有意思,我发现啊,他的文章,我就是坐公交上才看得舒服,别的交通工具,或者别的姿势,读着都不舒服。
而且得是坐在回家的公交上。
另外,读他的文章,我喜欢取下手机壳读。
(书是实体触摸爱情的手段,阅读小说《情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