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蛇献瑞——宣传战士推荐作家韩静

宣传战士 2025-01-27 09:41:39
卢沟桥像一团革命的圣火/ 韩 静

十年前,我刚来北京时,与朋友慕名参观了卢沟桥。那时的自己,因年轻无知,只知看风景,未曾细细去品味、了解它,教育基地更是走马观花,只能证明我去过,但没太多的感触。

前不久,北京丰台区作协请来市作协秘书长、副主席王老师给会员们授课,我作为会员自然积极参加。结束后,约了民间作家胡老师同去参观卢沟桥。

一路上,小车在奔跑,我的心在跳跃!想着十年后的今天,卢沟桥如何了呢?是经后人整修焕然一新?还是经多年风雨电雷,残垣破旧了呢?这样想着不觉已到。噢!远远望去,那数不尽的小石狮子,仍然盘踞在桥两侧。那深灰色的桥栏杆,虽经多年的风吹雨淋,仍像不动声色的钢铁卫士,紧紧护卫着桥身;那河水只是浅些、平静些;行人三五成群,边走边看边回忆。我站在桥中央向远处眺望,几处高架桥,好似灯塔屹立着,遥望着行人。我注意到,这里一反别处景观,没有喧嚣声,也无吆喝声,连孩子都无吵闹声,静悄悄的。只听见风声在耳边“呜呜”的回响,好似在为成千上万的烈士鸣冤喊屈,又似乎是向制造卢沟桥事变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强有力的控诉!

见我默默的、缓慢的走着,胡老师以他掌握的渊博的知识,向我讲述了卢沟桥的溯源。当我们踩着桥中间道路那凹凸不平的石块,他说道:传说这里有一块石头,有一年工匠们修桥时,铺上去,跳起来,再放上,再跳起来,仍怎么也对不上。后来有高人道出原因,一种说法是:为国流血牺牲的将士们的灵魂有感应。生为国捐躯,死了也要用鲜血为民众铺路。另一说法是用这块石头,去石匠那换来另一块石头。是的,先烈们的鲜血铺成的道路,怎能乱了方寸呢?随便取石用之,也是有悖先烈们的英灵哦!后来工人照做了,果然“对号入座”,安静了……听了这个情节,我心中一阵酸楚,继而胸中燃气一团怒火!如果日本人此刻在我眼前出现,我一定抓到一个,咬下一口肉来,陪葬英勇的将士们!

我们走过整个桥身,胡老师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东驼西狮。您看,那东边桥尾是偌大的骆驼。”后人悟性不一,可我觉得当年先辈造这座桥,尾部用高大强的动物,是预示着中华民族虽多灾多难,却如同骆驼力大无穷!又恰似狮子顽强凶猛!因此是不可战胜的!任何无耻的侵略者,只能是短暂的嚣张!最终会以失败告终!正如毛主席说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别看他们来势汹汹,其实不过是落水狗一般。我听着,心中又燃气了一团烈焰!不知何时,周围已聚集不少外地大学生,听胡老师讲得在理,意味浓浓。

毕竟是秋天了,此时天空时阴时阳,还呼呼地刮着北风。我想着自己这次来的使命——十年后的今天,一定要用心参观、体会,有所收获。如此想着,不觉一人向革命教育基地走去。这里不收门票,出示身份证即可取票参观。明显的一队队、举着小红旗、从各地来参观的游客。多数是中青年人,也有穿着校服的学生。我到了取票口,却有些卡壳了。因忘记带身份证了。待自我介绍一番后,仍说要拿证件才行。可巧,手机之前存的作协会员证、北京市杂文学会会员证,打开给工作人员看,立即像换个人似的,噢,原来是作家,理当进去!若有灵感,还希望给宣传呢。我心里热乎乎的。原来作家在人们看来,还有些地位,可信赖呀!崇尚知识,是民族的希望哦!

进入大门,庄严气派,尽管人群不断,仍不失肃静。进入厅内,首先看到的是一群群来自各界的参观者,在讲解员缓慢地解说下,有序地移动着,认真听着。中华儿女那一个个置生死度外,迎战抗敌、流血牺牲的故事,听得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第一单元是:“抗战的灯塔。”毛泽东主席面对外来侵略,1938年5月在延安窑洞写下了著名的《论持久战》。该文发表后,全国一片哗然。往下是人民战争的伟大壮举。倡导世界性的法西斯统一战线。友援盟军对日作战,尤其是当看到“日军的暴行”这单元,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他们摧残妇女儿童,残酷虐杀劳工,使用生化武器,愚化国民……在南京竟屠杀我国30多万同胞哦!烧杀强夺!惨无人道!生灵涂炭!犯下了世界性罕见的惨剧,欠下了中国人民的累累血债!写此,作者不禁潸然泪下……回想参观时,民众在讲解员悲情的诉说下,人群中有人忍不住怒吼:“日本可恶!还我同胞!”接着青年学生又连呼:“小日本欺人太甚,我等一定努力奋发!强我国防!胆敢来犯者,定叫有来无回!”

在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先后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痛击日本侵略者。在正义力量驱使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日本侵略者终于向我国人民,低下了罪恶的头颅!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公告,日本国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表示深刻反省与道歉!

而今,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警示未来。正如英明的毛泽东主席号召民众所言:“成千上万的先烈们,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前头英勇牺牲了。让我们高举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参观结束,我看到一队队的参观者,多数红着眼圈,紧闭双唇,怒目前方离去。也看到一群群学生,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门前,向领队老师表决心、讲观感。表示一定克服以往缺点,不忘国耻,奋发努力!为强我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向英雄们学习!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而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喊着口号:努力!努力!再努力!愤然离去。

看着他们渐渐远去的青春背影,我泪眼朦胧,仿佛看到了在卢沟桥,在教育基地上空,正熊熊燃烧着一团团烈火!越烧越旺!越聚越大!啊!那不正是一团革命的圣火吗!

作者简介: 韩静,女,党员,本科。做过:播音员、教师。北京杂文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会员。杂文家,散文家、诗人、专栏作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