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什么安全管理制度很难落地
在安全领域,我们常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尤其涉及人、流程参与的工作,安全技术仅能解决一部分问题,通常需要安全管理协同保障,甚至管理的比重更大。但是,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安全管理制度落地难的困惑,几个主要原因如下:
4.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
企业层面的制度总体上偏抽象和粗颗粒,与实际落地执行的具体工作(信息系统侧)存在脱节现象。02企业通常的管理路径
1.业务管理路径分析企业业务管理的路径,企业通常先明确经营方向,在业务开展有很多业务资质要求和安全要求,从而产生了企业合规需求。合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的法律法规,决定业务是否能够继续开展,回答“是和否”问题。企业合规中有一块是关于安全合规内容,通常需要从企业层和系统层的安全要求,因此需要建立相关的安全组织,开展安全合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等工作,满足基础合规。2. 安全管理路径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前,需要成立安全部门(或职责挂靠其他职能部门),明确安全工作的职责,进行部门的“三定”(定岗、定编、定人),如下图:
图3:安全管理的七个路径
建制度:建立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参照四级文件体系建设,优先推进重要的制度。
建流程: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关键流程,如变更管理等。建能力:开展网络和数据安全工作需要的安全技术能力建设,需要区分企业侧能力和系统侧能力。定考核:确定关键的安全考核指标体系,例如安全事件管理、漏洞整改、关键工作落实、常态化安全工作配合、教育培训等。定工作:包括组织建设、团队设置、监督检查、安全监测、安全审计、安全培训、重要保障等关键工作。管理实施:通过安全机制,把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日常的落地实施,区分常态化工作、重点工作和专项工作等类型。持续优化:整个安全管理各方面工作参照PDCA思路,进行持续优化,不断改进。03企业网络和数据安全制度落地思路?
1.组织和人
(1)四级组织体系组织和人是开展工作的前提,需要按照工作进行整体闭环,按通常的四级安全组织架构体系,如下图:(2)网络和数据安全重要岗位
主要包括三类:安全管理类(偏管理组织、资源协调、监督检查等)、安全技术类(应急响应、渗透测试、技术检测等)、安全运维运营类(安全产品运营、日常安全运营、问题排查、技术支持等)。
2.关键制度(1)网络和数据安全的重要制度示例1)制度划分优先级。并非所有制度都需同时制定推行,企业可从业务重要性、风险等级等层面,划分制度优先级,优先制定优先级高的制度,然后逐步制定其他制度。2)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制度。从企业业务合规层面出发,制定企业层面制度,通过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主要工作及要求。重要的网络和数据安全重要的制度文件清单示例(非全部),参考如下:对安全工作落实与执行的机制和流程进行分级管理,优先明确并制定重要机制和流程,其他则按照相对简化流程执行,执行情况根据公司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可参考的机制和流程如下:
(1)重要机制:监测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风险评估机制、教育与培训机制、重要事件报告机制、重要安全保障机制等。
(2)重要流程:变更管理流程、安全检测流程、访问控制流程(账号、权限、数据导入导出)、数据备份与恢复流程、数据加密和脱敏流程、安全审计流程、安全事件响应流程、漏洞整改流程、日常巡检流程、安全监督检查流程等。中小型企业可参照,考虑优先建立重要的机制和流程。
制度落地思路的总结与建议
安全制度落地和企业的业务模式和数据特点至关重要,如金融、运营商、汽车、医疗等,因为监管要求多、监管动作频繁,从上到下重视安全。其次,由于各类监管动作不断,企业安全部门需要配合大量的安全检查,通常企业安全岗位人员有限,大部分情况被“监管检查标准”牵着鼻子,导致每次检查很辛苦,检查文件夹中躺满各类表格和佐证材料和截图,材料可复用度较低。
要想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在企业中有效落地,需要从制度建设、组织配备、流程管理等多维度入手。通过领导层支持、规范化的流程机制、专项工作方案的实施,企业可以构建一个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结合主动的安全工作思路,企业不仅能满足监管要求,还能通过提升内部安全防护能力,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如本文描述,想要做好安全制度体系落地实施,满足安全监管要求,从企业自身层面来说,通过实践逐步摸索的一套方法,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