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完2025年,“十四五”计划正式结束,并将按序开展“十五五”计划,在这个收尾年份,农村规划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正月还没过完,河北、山东、西安等多省市,就已经开始落实2025年度农村拆迁。按照这一趋势,全国其他地区,也会陆续跟进农村规划拆迁进程,很多农民心心念念的拆迁,很可能会突然来到自己身边。
其实,资产传递的本质,就是继承和消费,这对于农民子女而言,主要就是宅基地和农房,虽然宅基地的属性价值是为了保障居住,但变现的主要途径却是拆迁。接下来该怎么拆?涉及多少村庄和农民?这都会涉及大量农民利益。
农村没人了,还有拆迁和改造的必要吗?
农村劳动力每年都会周期性外出打工,这种现象被称为“人口潮汐”,且这一现象中的主力,就是农村年轻人。但他们中的很多人更希望离开农村,成功在城市站稳脚跟,从而改变自己和子女未来人生走向,并希望通过拆迁,及时将农村资产变现。虽然一些老人还是选择坚守农村,但等这些老人百年之后,农村人口外流趋势会更加明显。
与此同时,我国能低价购买进口粮的基础,就是有稳定的国内粮食产出,这也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掰手腕”的底牌,而撑起这份“底牌”的,恰恰是农民、农田和农村。可是,随着人口外流,很多农村正在慢慢消失,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集中化居住改造,让农民住上带院儿的大平房或联排二层小洋楼,这既保障粮食安全性,又提高农民居住环境。
总的来说,未来搬进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想将农村资产变现,并渴望通过拆迁来实现,而且出于对居住环境和粮食安全考虑,很多农村也很需要改造。对于拆迁补偿的高低,与当地经济水平、宅基地面积大小、房屋质量,以及拆迁类型有关,西安灞桥区高桥村,每户村民获得约百万现金外加约260平米安置房,可作参考。
在近期发布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中,国务院敲定农村规划新目标。
在上述《方案》中,中央国务院表示,结合本区域特色、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村居民接受程度等,细化指标体系和目标指标要求。对此,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的农村拆迁,将会越来越注重当地实际情况,而农民的接受程度和态度,也将会被进一步重视,从而实现因地制宜。
除此以外,在上述《方案》中,中央国务院表示,要聚焦农民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其中的“环境整治”,既包括生态环境,又包括居住环境,而居住环境整治,就会涉及农村宅基地的整改和拆迁,超6万个村要先做好准备。而且,建设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时间阶段,到2027年,实现里程碑式的成果,到2035年美丽乡村改造基本全面完成。
关于新一年的农村拆迁,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在拆迁补偿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如果想省钱,可以选择安置房,但如果想换一个更好的环境,就可以完全选择货币补偿。另一个是部分地区的拆迁补偿,是按照家里边本村户口的人数计算,及时迁回户口就显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