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酸辣土豆司

水电工人,扬眉吐气
32岁赚到一个小目标,成为“光伏赌徒”
创造晶科能源帝国,如今身价飙升百亿!

从一个安装工人到百亿老总,没学历没背景的李仙德靠着敢拼的魄力,实现草根的逆袭。32岁挣到1个亿,49岁身价就达353亿!

逆天改命,成为光伏赌徒。要说到现在领先的光伏产业公司,江西晶科科技绝对是这个行业的翘楚。名下产业遍布全球,出口欧盟的太阳能电池板多数都是晶科科技生产的。

2023年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180亿元,净利润就达到了74亿,创始人李仙德靠着公司也登上了胡润百富榜的名单,那么“光伏大王”李仙德是怎样做到这个位置呢?

出身在台州渔村的李仙德没有强大的家庭背景,没有很好的学历。为了生计,长大后的李仙德早早的就开始进入社会打工赚钱,没有知识支撑的他只能干一些底层工作,靠着体力赚些钱。最后李仙德专职做起了空调安装工的工作。

一段时间后,李仙德觉得这样一直干下去并不是是个长久之计,自己需要另找出路了。在安装空调的过程中,李仙德发现了商机,虽然这个行业很辛苦但是市场需求很大,如果能够掌握核心的技术自己生产,那么赚的一定比现在多。

于是在1996年,李仙德就和兄弟李仙华、李仙寿一起创办了玉环县阳光能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热水器的业务,当时国内的新能源才刚刚起步,太阳能产业还没有多少人涉足,而李仙德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研究太阳能热水器。

靠着太阳能热水器,李仙德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尝到新能源产业的甜头后,李仙德知道未来新能源肯定是行业发展的巨头。2004年全球的太阳能产业迎来了黄金时期,为了能吃上时代的红利,李仙德决定进军光伏产业。

2005年哥哥李仙寿先是创办了浙江昱辉公司,开始进行光伏方面的研究,在当时行业内有一个说法是“拥硅为王”,对此不了解的李仙寿找来专业的人士,开始进行实验,最后经过多次尝试,发现废硅料和废硅片可以作为主要原料来生产多晶硅,不用再依赖国外进口。

于是在有了一定把握后,哥哥李仙寿就让弟弟李仙德也加入到多晶硅的生产中,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哥哥李仙寿让李仙德剥离出去单干,2006年李仙德成立了晶科能源,靠着多晶硅的生产晶科能源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积累了一定资金后,李仙德就开始专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和生产,当时国内的光伏产业正处在发展的火热阶段,政策扶持的力度也非常大,市场前景也很广,晶科能源生产的太阳板销售的非常好,迅速打开了市场。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李仙德开始四处拉资金,2008年,李仙德先后从私募基金和深圳创投拿下了将近6千万美元的融资。到了2010年李仙德带领晶科能源控股登陆纽交所,成为了国内靠着光伏产业上市的首批公司。

此时32岁的李仙德靠着自己的实力挣下了1亿元。但是商场上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许多光伏产业的公司都遭到了重创,但是此时的李仙德却没有惧怕,而是继续扩张,他认为在危机过去后光伏产业一定会重焕生机。

于是李仙德大量投入资金,扩大生产,同时开拓海外市场。2010年危机过去,光伏市场迅速回升,晶科能源一跃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之一。但是渐渐的李仙德发现欧美地区的市场需求量已经开始降低了,为了保障海外市场,李仙德又将目光转到了拉美、中东非等地区。

截止到2015年李仙德的光伏产业就已经遍布全球各地,拥有14个生产基地。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李仙德的身价也水涨船高,2021年他就以353亿元的身价,位列胡润百富榜,成为了江西首富!

在光伏产业取得成功后,李仙德又开始涉足了其他产业,比如储能、氢能等新兴领域。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如今49岁的李仙德依旧是光伏产业的领头人,活跃在新能源领域的各个地方。

从空调安装工到身价353亿的企业老总,李仙德用22年的时间完成了阶层的跨越,敢干,敢拼的勇气也是成就李仙德的重要原因,未来我们希望李仙德可以带领中国的光伏产业迈向下一个辉煌!
储能
别看现在风光,中国就没有长寿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