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第四城之争!绍兴嘉兴竞争激烈,金华也在紧追

城市迈向新时代 2025-04-26 09:55:47

目前浙江省内,杭州、宁波、温州长期稳居前三,而“第四城”的争夺则成为绍兴、嘉兴与金华三城角力的焦点。

这场竞争不仅关乎经济总量的排名,更是城市综合实力、产业转型能力与区域协同效应的全方位比拼。

绍兴的竞争优势根植于其地理区位与产业升级的双重红利。作为杭甬两大核心城市之间的“夹缝”地带,绍兴通过“杭绍甬一体化”战略,承接了两地的产业外溢资源。杭绍城际铁路与地铁1号线的贯通,使绍兴与杭州实现同城化通勤,加速了人才与资本流动。

产业层面,绍兴在传统纺织、化工产业基础上,培育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2024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高达70%,中芯国际绍兴项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等重大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其转型成果。

去年一季度,绍兴GDP增速达7.8%,总量1852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展现出冲刺“万亿之城”的潜力。不过,其人口规模仅542.9万,未来需进一步扩大新兴产业规模并解决人才被杭甬虹吸的挑战。

嘉兴的崛起则更多依托其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作为长三角地理中心,嘉兴被定位为“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沪嘉城际铁路的规划与杭州湾北岸临港产业带的建设,使其成为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支点。

2024年,嘉兴提出“2025年GDP达9000亿元”的目标,底气来自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的快速发展。中芯国际、比亚迪等企业在此布局,南湖高新区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联动、平湖与上海金山区的产业协作,均彰显政策红利的释放。

然而,嘉兴的短板在于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如绍兴般的集群效应,未来需在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领域加速突破。

金华以“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为核心,构建了独特的外向型经济体系。2024年,金华进出口总额达8794.9亿元,同比增长14.3%,超过杭州、天津跻身全国前十,其中义乌贡献了约80%的份额。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创新,使金华成为浙江外向型经济的关键支点。

人口方面,金华2024年常住人口720.9万,增量4.6万,位居全省第四,主要依赖义乌单极拉动,占全市增量的近七成。然而,金华市域内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除义乌外,其他区县经济活力相对不足。为此,金华推出56条拼经济新政,聚焦现代五金、芯光电等产业集群,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腾笼换鸟”,力图通过政策杠杆缩小内部差距。

从深层逻辑看,浙江第四城之争折射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中心城市辐射与虹吸效应的平衡,绍兴、嘉兴分别依托杭甬与上海的资源溢出,而金华则需破解单极依赖;二是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协同,三城均试图在纺织、小商品等传统优势基础上开辟新赛道;三是人口与经济的动态匹配,绍兴与嘉兴需以较小的人口规模支撑更大经济总量,而金华则面临如何将人口增量转化为全域发展动能的问题。

未来,绍兴若能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万亿级集群,并深化与杭甬的产业链协同,有望率先突破;嘉兴需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政策,在高端制造与跨区域合作中实现弯道超车;金华则需推动义乌从“集散中心”升级为“全球供应链枢纽”,同时加强市域内产业协同,方能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0 阅读:84

城市迈向新时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