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波,加剧韩国产业空心化危机

巨潮WAVE 2025-04-10 23:49:53

在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影响下,外资正在加速撤离韩国市场,令韩国金融市场经历剧烈动荡。由于韩国相关产业均坐拥体量庞大且复杂的制造业产业链,核心大企业的生产和资本外流必然会延伸至相关原材料、零部件等上下游厂商的外迁。

此前,美国政府已对韩国输美钢铝和汽车征收25%关税。“对等关税”实施后,美国政府预计将很快公布针对进口芯片、医药品、木材等品目的关税税率。

韩国产业界正在担心,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韩国国内就业形势恶化、高端人才流失,甚至给整个产业链、地方经济带来连锁负面效应,从而引发韩国制造业的空心化现象。

韩国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在美国关税政策生效后,不少韩国产业恐怕将遭受重创。

去年,韩国在对美汽车出口方面排名第三,总值达到366亿美元,占据了韩国汽车出口额的50%以上。而韩国汽车能够在美国市场畅销,性价比一直是其竞争优势所在。

随着美国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韩系汽车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将大幅削弱。韩国政府对此警告称,这项关税将对韩国汽车制造商及零部件生产商的利润、就业和全球市场份额造成“重大打击”。

韩国的半导体和电池产业也同样依赖出口,尤其是美国市场。2023年,韩国半导体出口总额的7.5%流向美国,其中接近80%的份额为韩国最具优势的存储芯片。随着美国本土芯片生产能力的提升,关税可能进一步加重韩国存储芯片的出口压力,削弱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美国是韩国电池厂商的主要客户,美国市场约一半的动力电池由韩国厂商供应。像LG新能源等巨头的关键客户包括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等。韩国电动车电池制造商正密切关注可能影响关键电池材料的贸易政策变化。

美国对汽车、药品、芯片等领域征收25%关税

关税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韩国企业正加速将生产线转向国外,而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起亚、半导体和电子设备厂商三星、SK集团和LG集团正在加速在美国和墨西哥的建厂,而这些流出的大型企业,很可能带动整条价值链的转移。

以现代汽车在佐治亚州的电动车工厂为例,其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生产刹车、车门等部件的中小型合作企业也纷纷迁往美国。与此同时,电动车核心零部件电池及其上游材料供应商,也开始进军美国市场。如果整条产业链都随之转移,韩国制造业面临的“空心化”风险将更加迫近。

在此过程中,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尖端制造企业不仅将工厂和生产线转移到海外,还可能带走大量的技术人才与创新资源。这将加剧韩国国内就业形势的恶化,高端人才的流失将进一步削弱韩国在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力。

SK在美国设立工厂

鉴于去年韩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高达700亿美元,这使得美国可能以“减少逆差”为名,进一步对韩国加征高额关税,尤其是针对汽车、工业机械和半导体等重点出口品类。

整体上看,高关税将加重韩国制造业的危机,给相关企业带来更沉重的负担。

0 阅读:1

巨潮WAVE

简介:融入时代巨潮,发现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