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即将登场。这场大会与1968年同在芝加哥举行的民主党全代会相似,总统都放弃竞选连任,改由副总统参选,美国民众也同样因为一场外国战争而群情激愤。好在今天的民主党因贺锦丽出台而神奇地被团结起来。
2024年民主党全代会与1968年多处相似。这些巧合几乎有点诡异,例如两次大会均在美国人口第3多的芝加哥举行。
本月19日民主党全代会(DNC)的焦点将是成为总统候选人的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这次大会也与56年前有许多无法忽视的相似之处。
现任总统拜登上月决定退出大选,前总统约翰逊(Lyndon Johnson)1968年也因不同理由放弃竞选连任,后来也都由副总统接棒参选。汹涌的反越战抗议浪潮让1960年代末更为动荡,也深深影响1968年大选。如今民主党人也同样面对抗议,因为部分民众不满拜登政府的加沙(Gaza)与以色列政策。
当年的抗议行动和警方粗暴镇压震撼了民主党全代会,有数百人被捕与受伤。至于今年的全代会,组织示威的人士宣称,数以千计抗议群众下周将聚在芝加哥,其中许多抗议者支持巴勒斯坦。
1968年出现暗杀、暴动与混乱,被称为「改变美国的一年」;如今许多人也称这场由贺锦丽对决前总统特朗普的2024年大选是一生中最关键的一次。
1968年的很多事情都出乎意料。约翰逊退选已让美国人大感震惊,数天后,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遭到暗杀。随后,骚乱席卷了包括芝加哥在内的多个城市,许多地区在骚乱后成为废墟。到了6月,在民主党初选领先的罗勃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在洛杉矶一场竞选活动后遇刺身故。
民主党最后由反战候选人麦卡锡(Eugene McCarthy)与约翰逊的副手韩福瑞(Hubert Humphrey)争夺提名。韩福瑞出线后,在大选中败给了共和党的尼克松(Richard Nixon)。
在当年民主党全代会会场外,年轻人烧毁征兵卡,抗议者高呼:「全世界都在看。」今年,亲巴勒斯坦学生冲进美国大学校园,与警察发生冲突,高呼「起义(Intifada)!」
1968年的民主党全代会混乱且分歧,2024年贺锦丽则将在芝加哥统领一个团结的政党,并在拜登退出后迅速获得99%的民主党党代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