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的事,就是这么有意思,美国给欧盟加200%的关税。
按照常理来说,欧盟应该将矛头指向美国才对。
结果事实相反,欧盟却对中国动起了真火,开始威胁中国。
事情看着就别扭,毕竟这不符合逻辑。
那么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事情的经过
美国新的一届政府上台,俨然将关税当做一件很有利的工具,一旦想要达成某一个目的,就会用力的挥舞起这件工具。
被挥舞的对象,要么就范,要么反抗。
但真的能反抗的又有几个?
那么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这场贸易战,又是怎么发动起来的呢?
首先在2025年的三月十二号的时候,美国针对钢铁和铝进行25%的征税正式生效了。
当然这次征税是面对所有国家,用八个字总结就是没有例外、没有豁免。
对于这件事反应最为激烈的是欧盟。
其一、欧盟是美国的盟友。

这些年欧盟跟着美国的脚步很紧,美国振臂一呼很少拒绝。
以俄乌冲突为例,欧盟为了配合美国,是卡着自己的脖子跟着美国梭哈,以至于出现了能源危机。
就这么好的关系,居然没有照顾,欧盟反应激烈也就在所难免了。
其二、欧盟出口美国的钢铁可不是小数目。
虽然中国是全球钢铁产量的大户,连续多年位居位居世界首位,比如2023年的产量占全球的53%以上。
但中国出口美国的钢铁并不是很多,比如在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是一亿一千一百万吨,而出口美国的只有不到九十万吨,占总量的0.8%。
欧盟出口美国的就多了,仅在2022年的时候欧盟就向美国出口了三百八十万吨。

(注:铝也不少有不到二十九万吨)。
美国是欧盟出口钢铁的第二大市场。
尤其是欧盟出口钢铁,在欧盟的贸易中是属于贸易顺差的生意,也就是赚钱的生意,这个顺差有四十七亿欧元。
所以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对于经济不景气的欧盟来说,无疑是严重的。
因为加了关税,就意味着欧盟的出口减少,有可能顺差变逆差。
根据欧洲钢铁工业联盟的预测,美国这25%的关税一旦加上,欧盟就有可能损失掉对美国三百七十万吨的出口量,这个量占据欧盟钢铁总出口量的四分之一。
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如果进一步出现企业亏损的情况,工作岗位就会面临缩减,然后就是没事干,体力又充沛的人变多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加剧。

也就是说美国对欧盟的钢铁加征关税,无疑是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结果会变的多糟糕就不得而知了。
面对美国的出手,欧盟也就不能闲着了。
所以在当天欧盟就进行了反击,将在四月一号的时候,对价值二百六十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比如美国威士忌将面临加征50%的关税。
为什么是二百六十亿欧元的商品呢?
因为美国的新关税对欧盟的同样是二百六十亿欧元,算是对等回击。
不过这个对等回击,要是细看起来,似乎有些底气不足的感觉。

因为回击分两步走,首先四月一号,针对价值八十亿欧元的货物,然后是在四月十三号,针对价值一百八十亿欧元的货物。
显然欧盟是留有余地的,可以知道欧盟还是想逼着美国坐下来好好谈谈的。
而且欧盟委员会主席针对这次关税问题就说过,这件事对美国和欧盟都是不利的,而欧盟加征关税是为了重启和美国的谈判,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已经说的很清楚明白的了。
那么美国什么反应呢?
美国新政府可不会吃这一套,美国总统第二天,在一个社交媒体上就表达了看法。

首先是对欧盟的指责,认为欧盟是一个最具敌意和压榨性的税收机构。
然后是提出了美国反抗的办法,如果欧盟不立即先取消对美国威士忌加征50%的关税,那么美国将对来自欧盟的葡萄酒、香槟等等同类别的饮料加征200%的关税。
诚然欧盟的关税工具没有起作用,反而加重了双方的这场贸易战。
虽然美国总统的文章是一个还没有成形的提案,但已经对欧盟制作这些商品的企业构成了影响。
欧洲酒类生产商的股价直接下跌了了3%左右。
事情不好办了。
所以美国的态度非常强硬,它也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美国的蛋糕谁都不能碰,就算是盟友也不行。
那么欧盟怎么办?

在三月十四号,观察者网发表了一篇文章。
其中提到,在近日七国集团,也就是G7,与欧盟外长在加拿大开了个为期三天的会,内容是如何应对美国总统带给美西方社会的冲击。
而在三月十三号的时候,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在会议期间接受了彭博社的采访。
在采访中这位高级代表为了让美国总统回心转意,说了几个点。
其一、贸易战没有赢家;其二、美欧是兄弟,不能让中国在一旁大笑,不能让中国受益。
看得出来,这位高级代表是想祸水东引拉到中国的身上。
其实早在二月三号的时候,这位高级代表就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欧美发生贸易战,中国将看笑话”,所以现在是老调重弹。

但在这个情况下重提,显然是别有用意的。
最有意思的是,在这次会议中还有美国的国务卿参加,不过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这位国务卿在会议期间一个人孤立了其他所有的人,多次缺席集体活动。
不知道这是美国的一种表达,还是这位国务卿的表达。
当然这是题外话,将话题拉回来继续说。
对于欧盟的这位高级代表的发言,在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十四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做了回应。
反对将中国卷入欧美的矛盾中,再次强调了贸易战是没有赢家的,督促欧美维护多变贸易体制。
总结:
加征关税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无非有三个方面的需求。
其一、保护国内产业;其二,应对贸易失衡;其三、增加财政收入。
而美国加征关税显然三个目的全有。
保护国内产业是因为面对去工业化的窘境,维护稀少的工业。
再有就是多年来因为去工业化造成的贸易逆差,想要进行调整。

最后就是几十亿美元的债务问题,需要更多的钱来维持收入和支出。
当然其他的目的也是有的,比如遏制对手,转移经济矛盾等等。
总之目的有很多,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总统的态度极为强硬的原因之一。
欧美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
但美国能出的招其实很有限,最激烈的时候只是前期,中后期就要面临无牌可用的局面。
或许这个时候的美国就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