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有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晚上吃完饭,我和哥哥经常挤在一起看《动物世界》。
那时候的电视节目不像现在这样花里胡哨,能播的东西少,翻来覆去就是几个片子。
有一次,节目里讲到印度,当时的我年纪小,只觉得画面里的印度人穿着鲜艳的衣服,在尘土飞扬的街道上跳舞,镜头一转,又是牛满街跑,孩子们赤脚追着牛后面喊。
我那时问我爸:“爸,印度人是不是都不穿鞋?”我爸头也不抬地说:“那地方穷啊。”
这句话在我脑海里装了很久。
后来上学了,知道印度也搞IT外包,成了“软件大国”,还听说他们的高材生特别多,去了美国就能当工程师,当科学家。
我心里想,这地方不穷啊,都是搞技术的聪明人。
我爸却说:“穷还穷,聪明人是聪明人,跟大多数人没关系。”
我当时不服气,觉得这话偏激。可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我爸那话有点意思,可能不光说印度,也说了别的。
最近,美国掀起了一场“反印度”的大潮。
起初我以为是网络上吵吵几句,后来发现不对劲,事情越闹越大,连波音公司都扯了进去。
波音出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737坠机事故的事我记得很清楚,闹得全世界都知道。
后来调查发现,问题出在飞机的软件设计上,而负责开发这些软件的,是波音外包给印度的团队。
再往下查,才发现波音这些年一直在搞“印度化”,从CEO到工程师,印度裔越来越多。
这事不是我瞎说,网上有不少报道,说波音的印度团队在文书工作上挺溜,但在实际操作中漏洞百出,质量审核松松垮垮,才出了这么大的事。
波音的事是个导火索,点燃了美国人对印度移民的不满。
早在波音之前,美国科技圈就已经弥漫着一股对印度裔的不耐烦。
微软的“全球蓝屏事件”、谷歌的隐私泄露问题,甚至一些中小企业的技术失误,背后总能找到印度团队的影子。
这些年,印度裔在美国科技行业崛起,几乎占据了70%以上的技术类岗位,谷歌、微软、亚马逊的高管层里,印度裔的比例还在不断攀升。
但奇怪的是,这种崛起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红利,反而暴露出不少问题。
比如,印度移民常常抱团成圈,搞小团体主义,排挤其他族裔,团队内部的协作效率大打折扣。
而在技术层面上,印度工程师擅长重复性工作,但在复杂创新领域却显得力不从心。
这些问题慢慢积累下来,美国人终于忍不住了。
他们发现,印度人来得多了,本土工人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
原本属于蓝领的技术岗位被印度移民占据,工作机会少了,收入也低了,加上文化上的冲突,矛盾就这么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美国人一向擅长找“替罪羊”,这次印度移民正好撞上枪口。
美国对印度移民的反感,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
过去几十年,美国把制造业外包出去,把技术岗位交给海外移民,享受了全球化的红利,却忽视了本土人才的培养。
当全球经济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这种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
波音的坠机事故不是个例,而是美国技术竞争力下滑的缩影。
对中国来说,这场“反印度”风潮也不是完全无关的事。
我们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比如芯片、电动汽车、航空航天,但如何避免落入“印度化陷阱”,依然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低成本策略固然重要,但仅靠便宜的劳动力,走不远。
中国这些年的成功,靠的是扎实的基础和持续的创新,这条路虽然难走,但走对了就能走长远。
最后我想说,美国的“反印度”浪潮,看起来是种族问题,背后却是经济模式的危机。
对印度移民的指责,只是他们焦虑的出口。
而我们能从中学到的,是如何在全球化重新洗牌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就像我爸当年说的,“穷是穷,聪明是聪明,跟大多数人没关系。”
这话放到今天来看,可能还要加上一句:
聪明人再多,也得有人能把事干对了。
阿三善于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天南海北无所不知,如果合作过,这一辈子都不想听见阿三说话,阿三能在欧美混的风生水起,说明欧美精英还没有尝到纸上谈兵的危害
三哥天性工作态度不严谨,喜欢抱团,互相包庇,吹牛B行,缺乏实干精神。
世界老赖绝非浪得虚名!如果印度象中国一样将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来,西方肯定彻底完蛋。
阿三的铝合金[点赞]坑美小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