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除了核弹头之外,把核潜艇也一起继承了,门面担当就是俄罗斯的“台风”级核潜艇,那可是当年让美国都头疼的"水下巨兽"。
但时间确实太久了,也到了该退役的时候,但俄罗斯宁愿把“台风”拆解扔了,也不愿意把它转卖给中国换成钱止点损。
俄罗斯这还要防我们一手,以我们和俄罗斯的关系来说,为啥它不愿意卖呢?

这就不得不说起"台风"级核潜艇了,作为苏联时期的门面担当,块头是真不小,放在海里就像一座移动的水下大楼。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艘潜艇光高度就顶得上十层楼那么高,里面空间大得很,每个船员都能分到三平方米的私人空间,甚至还配了浴室,这在潜艇界绝对是头等舱的待遇。
这艘"大块头"可不光是个子大,本事也不小,它能带着20枚洲际导弹在海底溜达,这些导弹射程能达一万多公里,打遍全球都不是问题。
更厉害的是,它的隐身能力特别强,在水下发出的声音比海洋的背景噪音大不了多少,就像大海里的"隐形人"一样。

台风级核潜艇
而且要说它最拿手的绝活,那就得是它的破冰能力了,这艇能直接撞开三米厚的冰层,从冰下钻出来发射导弹,这在北极地区简直就是一把"尖刀"。
它还有两层壳,外面那层就算挨了打,里面那层也不会受影响,安全性杠杠的,但有点可惜的是,再厉害的武器也扛不住经费不足。
苏联解体后,这些"大块头"的维护费用成了大问题,就像养了一群大象,光是吃喝就能把主人给吃垮,原本造了6艘,现在就剩一艘还在苦苦支撑,还是被改成了试验平台。

而且俄罗斯现在已经开始有新一代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了,虽然个头没有"台风"级大,但性能更好,维护成本也低,这才是真正适合现在俄罗斯的"座驾"。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既然养不起了,为啥不卖给别人呢?特别是中国,咱们也不差钱啊,可俄罗斯就是宁可把它拆了,也不愿意转手卖掉。
这也就不得不提起俄罗斯防我们的“这一手”了。

当时我自己也想不通,俄罗斯这么防着中国干啥?不就是一艘老掉牙的核潜艇嘛,至于这么谨慎?
这事说来也怪,表面上看是俄罗斯小气,但实际上是被中国的制造业给"吓着了"。
咱们中国人在研究别人技术这方面,那可真是有一套,给我们一个成品,分分钟就能研究明白是咋回事,这种本事让不少国家都挺头疼的。
就拿汽车行业来说吧,前些年国外品牌在中国开厂,结果没过多久,国产车就纷纷推出了相似的产品,人家研发十年的技术,让我们用三五年就给搞定了,这速度确实让人咂舌。

但核潜艇这玩意儿可比汽车重要多了,它可是国家级别的战略武器。
要是让中国把台风级核潜艇的核心技术给研究透了,那俄罗斯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不就白搭了?更别说这些技术还能用在其他武器装备上。
再说了,这事儿也不光是俄罗斯一家的事,欧美那些国家盯得可紧了,生怕核潜艇技术扩散出去。这玩意儿就像核弹头,能造的国家都得加入个"俱乐部",没有人愿意看到新成员加入。
其实,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俄罗斯的那点小心思,台风级核潜艇可是他们引以为豪的杰作,是苏联时期最后的辉煌,就像老艺人的压箱底绝活,说不出就是不出。

而且现在的形势也变了,这些年中国的军事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航母都能自己造了,很多领域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俄罗斯。
你说他们能不紧张吗?要是连最后的"独门绝技"也给破解了,那可真就没啥拿得出手的了。
所以说,这事儿归根结底还是实力的问题,当年中国跟俄罗斯学技术的时候,人家想教啥就教啥。

现在中国成长起来了,都能跟人家平起平坐了,那这关系自然就变了。就像以前的师徒,徒弟要是本事超过师父了,那这师父心里多少会有点不是滋味。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防备也挺正常的,在国际关系中,再铁的关系也得给自己留点底牌,咱们中国现在也是这样,有些核心技术就是不往外传,这都是为了国家安全考虑。
说到这儿,咱们不妨看看中国这些年的发展速度,说实话,这速度确实有点吓人。

之前,俄罗斯在军舰制造上可是远超我们,动不动就拿经验说事,可这才过去多少年?现在我们航母已经能自己建了,而且造出来的军舰那叫一个漂亮,连外国专家都忍不住竖大拇指。
不光是军舰,就连破冰船这种特殊装备,中国也搞出了名堂。
要知道,这可是俄罗斯的传统强项啊。记得以前咱们要去北极,还得跟人家租破冰船,现在好了,自己的"雪龙"号破冰船在北极肆意驰骋,那气派劲儿,看得俄罗斯人直咂舌。
通信系统就更不用说了,5G时代都快过去了,俄罗斯还在用4G,这跟过去可真是天壤之别,想当年我们还在用大哥大的时候,人家已经用上了小灵通,这转变来得也太快了点。

说起这个变化,我就想起一个挺有意思的事。
前几年有个俄罗斯专家来中国参观,看完我们的军工厂后,愣是半天没说出话来。后来他感叹说:"这哪是参观啊,简直是上课。"这话里的滋味,你们细细品味就明白了。
但这种变化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咱们从最开始买图纸、请专家,到后来自主研发、创新突破,付出的努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多少工程师熬白了头发,就为了解决一个小零件的问题。
现在想想,人家俄罗斯防着我们,说白了就是看到了中国的潜力。

你想啊,一个曾经的"徒弟"突然间本事超过了"师父",换谁谁不得紧张?这就跟你带了个实习生,结果人家转眼就当上了总监,这心情肯定复杂。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变化对中国来说是好事。至少说明我们真的进步了,而且是实打实的进步,不是靠买来的,不是借来的,是真真正正靠自己的本事闯出来的。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学自行车,刚开始扶着你骑,等你真会了,反倒不好意思再让人扶着了,现在的中国,就是到了这么个阶段,不仅会骑了,还能自己造自行车了。
而且就算没有俄罗斯的“台风”,我们现在也有了自己的核潜艇了。

可能有人就好奇了,既然俄罗斯不肯卖技术,那我们是怎么搞出自己的核潜艇的?要说这个突破,还得从我们的造船厂说起。
这些年,我们搞了个"军民融合"的策略,简单说就是让民营企业也参与进来,这一招还真灵,民营企业活力足、想法多,加上国家的支持,愣是搞出了不少新玩意儿。
比方说那个无轴推进技术,这可是个了不起的突破。要知道,潜艇最怕的就是发出声音,这个技术能让潜艇在水下跑得又快又安静,就像给潜艇装了个隐身衣似的。
还有一个厉害的招数,就是我们重奖科研人员,这事儿说起来挺简单,就是谁能解决问题,就给谁奖金,这一招可真管用,不少科研人员连过年都泡在实验室里,就为了攻克技术难关。

现在的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咱们的巨浪导弹已经能从海底直接打到美国本土,要知道,这可不是买来的技术,是实打实靠自己琢磨出来的。
说到这儿,不得不感慨一句,其实俄罗斯不愿意卖技术,反倒逼着我们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要是当初他们痛快地把技术卖给我们,说不定我们现在还在研究人家的老技术呢。
回头看看这些年的发展,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自己研发制造,这条路确实不好走,但正是这些困难,才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核心技术靠买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钻研。

就像现在的芯片制裁一样,表面上是给我们添堵,实际上是逼着我们往前走,现在我们在各个领域都在发力,搞不好过几年,又是一个惊喜。
所以啊,与其抱怨别人不愿意分享技术,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毕竟,真正的核心技术,都是在实验室里一点一点攻克出来的,不是在谈判桌上买来的。
这么说吧,俄罗斯不卖技术,一方面是因为防着我们,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在捍卫自己最后的尊严。
但从长远来看,这反而是件好事,因为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真正强大起来,就得靠自己。

所以,当一个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时候,别人自然会对你另眼相看,大家觉得俄罗斯的做法究竟是对是错呢?
信息来源
《俄将拆解“台风”级核潜艇》2008年7月16日《世界报》
《停息的“台风”——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的故事》2003年第11期《舰载武器》
俄将拆解世界最大核潜艇 深海利器为何成弃儿?环球网
俄罗斯将拆解世界最大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组图)俄罗斯消息报
搁置多年有艇无弹 俄确定拆解“台风”级核潜艇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