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四绝:东方镜的鼓、西方镜的壶、万佛楼的佛、上帝庙的钟。

长安一块 2024-03-04 10:18:58

在榆林城内众多的寺庙中“东方境的鼓、西方境的壶、万佛楼的佛、上帝庙的钟”被称为“榆林四绝”。

东方境有牛皮大鼓一面,可容四人对坐玩牌,还可以插坐二人观看。

西方境有铜水壶一把,庙会期间烧水可供百人饮用,两人才能抬动。

万佛楼内供佛像一万余尊,高低大小不等,堪称集佛像之大成。

上帝庙有巨型钟一口,声闻数里,据说与佳县白云山的钟为姊妹钟,堪称钟中之宝。

清朝初期,社会矛盾复杂剧烈,为了防止各族人民的反抗,清王朝利用佛教充当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按照明朝的办法,佛教在京都设僧籙司、府设僧纲司、州设僧正司、县设僧会司,加强佛教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康熙皇帝是个非常敬奉佛教的帝王,他曾写诗道:“朕本西方一衲子,然后落到帝王家。”他护法弘经,使佛教极一时之盛。佛教徒为报答皇恩,附会说他是罗汉转世。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榆林的佛教徒在榆林城南大街修建万佛楼,内供佛像万尊。官府设立僧纲司,管理榆林镇各城堡的寺院和僧尼。

万佛楼意即万佛集聚之楼,寓有“万佛生万福,福德聚汇,广大如海”。见楼如到西方,如见佛祖。建在大街有佛在心中坐,表示佛教至高无上和答报皇恩之意。道光年间,榆林有一名僧叫心初,每逢到万佛楼行佛事都要乘坐镇台官的大轿,并有侍从打旗、撑伞、摇扇,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从大街一直抬到万佛楼。榆林城内老百姓流传俗语“装模作样,抬到万佛楼上”。

可见清代佛教和万佛楼在榆林的重要地位。民国5年(1916年)农历6月18日,万佛楼在庙会期间不慎失火,楼被烧毁。住持、僧纲司周宽(俗姓陶,又称陶官府)利用万佛楼在佛教徒和群众中的影响,化缘集资巨款,于第二年修复了被焚毁的万佛楼和万尊佛像。每年的农历5月25日,6月19日万佛楼庙会时,城里人吃素食西葫芦炸豆腐,以表示对佛教的尊崇。

西方境的大茶壶为榆林“四绝”之一,可供百人饮用。西方境佛堂香火历代都由尤氏后人主持供奉。

清朝以后,西方境始有收养弃婴的记载。民国元年,西方境内设“育婴堂”就是榆林最早的民间慈善机构,在榆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榆林尤氏先祖文韬武略,作为新一代的尤氏子孙们感到无比自豪,为了继承传统,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本籍尤姓后裔尤德等前辈的倡导下,西方境“尤氏宗祠”得以恢复并重建于榆阳区尤家湾村。现在西方境内庙宇景观初具规模,总兵祠四周绿树成荫,新建“西方境”石牌楼气势恢弘:“南踞圣地慈幼善业恩塞上,北望故址忠刚英气卫榆阳”,表达了后世子孙对先祖的崇敬之情。

西方境“尤氏家族委员会”计划在近年内完成榆林“尤氏宗谱”编修;完善“尤氏宗祠”内涵,建设榆林“尤氏宗亲文化纪念馆”。在远景发展规划中,力争将榆阳桥头康熙御书“两手孤城,千秋忠勇”“御碑亭”等历史名胜,尽早恢复重建于西方境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