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近30年,制造业大力发展,一度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源于我国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
制造业现状不乐观
可近些年,制造业的弊端不断暴露,引起大众担心。首先,我国制造业主要生产的是低层次产品,高端产品制造不足,明显落后于欧美国家。虽是第一贸易国,但自主品牌很少,处于价值链低端。
其次,制造业主要围绕低端产品,导致国内产品出现同质化。为争取国外订单,国内工厂只能通过价格战获得优势,一味的压价从而导致整体行业的利润被大大缩减。
最后,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下,部分工厂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大量产品和生产能力被闲置。其中包括玻璃、汽车、风电设备等行业。
降薪、裁员引发的问题
从以上三点可见,我国制造业现状并不景气。雪上加霜的是,如今大批工厂决定通过降薪、裁员的方式开源节流。不少制造业职工反馈,自己和同事的工资不断被削减,无奈之下只能离职另谋出路。
降薪的后果,肯定会导致大批工厂失去工人,将来还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人们不禁担心,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又该靠谁?
要知道,任何一个行业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不但无法创新,就连稳定发展都难以支撑。所以,制造业当务之急是赶紧转型,否则未来会有大批工厂倒闭。据悉,部分有实力的工厂,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斥巨资引入了机器人技术,可以用来代替部分劳动力。不过,能够被代替的都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或者是工作性质固定的岗位,如果是创新技术、有灵活性的岗位,依然得靠人力完成。
制造业出现用工荒,不仅仅是降薪、裁员导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的年轻人不肯从事这份职业。我国每年会有成千上万的应届生涌入人才市场,可这些学生总喊着就业难,以至于不少学生长期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有的直接选择留校或出国深造。
其实真相是不是他们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心仪的好工作,比如公务员、在编教师、国企等。在年轻人心目中,这些才是铁饭碗,所以他们不愿意讲究,跑到工厂内上班。其实很多年轻人缺乏自我认知能力,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胜任的。
每年都会有大批年轻人、中年人去报考,可每个地方被录取的仅仅只有几个人。有人一考就是连续好几年,而且期间不曾参加工作。如果最后成功考取是好事,但万一一直考不上,这几年的时间就白费了。到了30岁,超过了很多行业年龄限制的门槛,这就是这些人就业难的原因。
还有的学历不高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干起了送外卖和快递的工作。这类工作的优势是多劳多得、工作时间自由,而且不用受领导的气。可大批年轻人去干一份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不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曾有一位学者说过,跑去送外卖的年轻人是没出息的。这句话引发过争议,有人认为职业部分贵贱,但也有认为专家说的没错,年轻人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如果他们都自我放弃了,祖国的未来还能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