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2月5日讯 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饮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族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3%-4%,且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脂肪含量约为3.5%,是一种消化吸收率很高的食用脂肪。此外,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D等脂溶性维生素。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喝完纯牛奶后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这一现象往往令人困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毫无障碍地享受牛奶的美味,而另一些人却会因此感到不适呢?答案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关。日前,青岛疾控进行科普,一文讲清楚乳糖不耐。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缺乏足够的乳糖酶(也称为乳糖分解酶),无法有效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乳糖酶是一种在小肠中起作用的酶,它能够将乳糖分解为单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从而被人体吸收利用。当乳糖酶的数量不足或活性降低时,乳糖便无法被充分消化,进而引发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
形成乳糖不耐受的原因
乳糖不耐受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和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原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与年龄增长、饮食习惯和乳糖酶基因表达降低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乳糖酶的活性会逐渐下降,导致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出现。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需终身避免摄入含乳糖的食物。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则是由感染、药物等因素损伤肠黏膜,导致小肠上皮乳糖酶活性暂时性或永久性下降所致。
乳糖不耐受都有哪些症状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通常包括腹痛、腹泻、排气增多、肠绞痛和口臭等。由于乳糖在肠道内无法被有效分解,它会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和短链脂肪酸,导致肠腔扩张和肠痉挛,从而引起腹痛。未消化的乳糖还会增加肠道内的渗透压,使大量水分进入肠道,引发腹泻。同时,乳糖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需要排出体外,导致排气次数增多。肠道内气体和代谢产物的积聚还会刺激肠道神经,引起肠道强烈收缩,出现肠绞痛。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发酵还会产生有异味的物质,导致口臭。
乳糖不耐患者能饮奶吗?
乳糖不耐患者也可饮奶,只是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奶制品
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这类牛奶经过特殊处理,乳糖含量大大降低或完全去除,适合乳糖不耐患者饮用。
酸奶和奶酪:在发酵过程中,酸奶和奶酪中的乳糖部分被分解,因此更容易被乳糖不耐患者消化和吸收。同时,它们还含有丰富的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
调整饮奶方式
少量多次:乳糖不耐患者可以分多次饮用牛奶,每次饮用量不宜过多,这样可以减轻肠道负担,避免不适症状的出现。
避免空腹饮用:空腹时饮用牛奶会加速乳糖进入肠道,增加肠道负担。因此,建议乳糖不耐患者在正餐饮奶,或者在餐后1-2小时内饮用。
与固体食物搭配:将牛奶与固体食物(如面包、饼干等)搭配食用,可以减缓乳糖的吸收速度,降低不适症状的发生率。
其他注意事项
观察身体反应:乳糖不耐患者对乳糖的耐受程度不同,因此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饮用牛奶,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选择钙剂补充剂:由于乳糖不耐患者可能需要减少奶制品的摄入,因此可以选择钙剂补充剂来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其他富含钙的食物(如豆制品、绿叶蔬菜等)来补充钙质。
避免睡前饮用:晚上肠道蠕动较慢,乳糖不耐患者睡前饮用牛奶可能会导致腹胀或其他不适。因此,建议避免在睡前饮用牛奶。
特殊人群的建议
婴幼儿:对于乳糖不耐的婴幼儿,应以谷物类、肉类等不含乳糖的食物为主。如果需要补充奶制品,可以选择经过特殊处理的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
老年人:老年人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对乳糖的耐受能力可能降低。因此,老年人在饮用牛奶时也需要注意适量,并观察身体反应。
总之,乳糖不耐受是导致部分人喝纯牛奶后出现拉肚子症状的主要原因。了解乳糖不耐受的原因、症状、检测方法及应对策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这一消化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有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信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