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之错:虚荣与贪婪酿成的悲剧

一个小地瓜 2024-03-15 16:33:26

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背后是做人的智慧。

如果太贪心,两样都想要,最后往往输的最彻底。

高育良身为一位领导者,本应以身作则,恪守道德底线,但他却被贪念所驱使,不仅做出有损职业操守之事,更企图用表面的伪装来掩饰其真实的面目。

当我们深入剖析其内心,不难发现他在高小琴与高小凤两人之间的选择,并非出于理智与真实情感的考量,而是受到了贪婪与虚荣的驱使。原本,他可以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却因过度追求个人欲望,最终自食恶果,身败名裂。

这一结局不仅令人痛心,更警示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不为贪念所动摇。

01

高育良身为汉东大学的教授,其文化素养远超一般官场人士。为了维护这一优势,他在遇见高小凤之前,始终维持着清高的形象。

他在官场中一帆风顺,最终成为汉东的三大领导之一。

在此之前,他也面临过不少诱惑,但为何唯独在高小凤面前失足?这其中的原因,与高小凤和其他诱惑有着本质的区别。

高小琴和高小凤并非特定的人物,而是两类人的代表。

高小琴事业成功,善于处理男女关系,这种类型的诱惑对许多高官而言屡见不鲜。

然而,面对过多类似的诱惑,人们往往会感到麻木。

因此,在高小琴这类人的衬托下,高小凤显得与众不同。

特别是她对历史的热爱,让高育良感到晚年终于找到了知音。

02

高小凤满足了高育良内心深处的自恋需求。

从性格上看,高小凤相较于高小琴更易于掌控。

作为一个身居高位的人,高育良在选择伴侣时,首要条件是对方不能对自己构成威胁。

多年来驰骋官场的他自信能够掌控高小凤。

然而,他未曾料到,高小凤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

尽管两人的关系起初并不为外界所知,但高小凤并未以此要挟高育良。她始终保持着低调,没有向原配吴慧芬透露过任何风声。

在高育良的传统观念中,女性通常渴望得到名分。

因此,高小凤的这种行为在他眼中被视为无欲无求的表现。像高育良这样的人,往往因条件匹配而结婚。随着年岁增长,那些主动接近他的人往往带有明确的目的。

可以说,65岁的高育良从未体验过无条件的爱。

作为一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没有爱过”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怀着迫切弥补遗憾的心情,他不觉中落入了高小凤的情感陷阱。

03

在抉择高小琴与高小凤二者之间,高育良倾向于后者,实则是出于一种深藏不露的理由,与他的身份特质紧密相连。

这种出人意料的选择源自他身为学者的虚荣心态。作为一位学者型领导,高育良历来以与众不同为标志。

尽管他过去婉拒了无数诱惑,但根源在于那些诱惑未能触动他内心深处的真正渴求。

尽管他拥有一个在世人眼中堪称完美的家庭,原配吴慧芬在学识和身份上均与他相得益彰,但他最终却未能守住晚节,选择了高小凤。

究其根本,高小凤的年轻、美丽与温顺成为了决定性因素。

04

他不愿正视自己的缺陷,这成为了他身为学术型领导的一个显著特点。与那些有钱有权的人相比,他们虽然行为不端,但至少坦荡;而他,作为一个以学者身份自居的资深领导,却需要伪装得更为高雅和庄重。

无论是在高育良面前,还是在其他人面前,他都维持着这样的形象。

高小凤总是以贤淑和知性的面貌出现,这使得她在公众视野中备受赞誉。因此,对于那些经验不足的人来说,他们在解读高育良和高小凤的关系时,很容易受到误导。

他们更可能认为高育良是因为与高小凤的灵魂产生了共鸣而选择了她,而不是单纯地被她的美貌所吸引。

当高育良听到高小凤朗读《万历十五年》时,他表现出的深情厚意,不仅成功地欺骗了他人,也在某种程度上蒙蔽了他自己的内心。

他曾经深恶痛绝地鄙视过肤浅、好色与不道德的行为。

因此,他急切地想要为自己寻找一块遮羞布,试图掩盖某些不堪的事实。然而,他或许可以欺骗自己,但无法欺骗广大观众的眼睛。

高小凤的学历和阅历与他的原配吴慧芬相比显得较为浅薄。

他与共同生活十年的原配之间缺乏共鸣,却能与高小凤产生情感共鸣?他们两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无法跨越。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怎么可能因为高尚的理由而走到一起呢?他将自身的学者式虚荣与贪婪演绎得淋漓尽致。

高育良的选择及其结局,为许多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那些无法经受住诱惑的人,无论他们使用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无法掩盖事实的真相。每个人最终都必须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承担后果。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