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醒来发现孩子“没了”,到厨房看到宝宝的操作,网友:萌化了

布谷妈妈 2025-02-05 19:29:20

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分享她家娃的事情,真是萌翻了。

她家娃才2岁,平时淘得要命,走哪儿都得有个大人跟着,不然分分钟搞出点事情。

但是吧,这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嘴!特!馋!

看到吃的,那眼神儿比雷达还精准,锁定目标后,脑子比大人还机灵。

有一次,妈妈做了卤猪皮,小家伙一眼就盯上了,口水都快流到地上。妈妈告诉他:“等放凉了才能吃。”然后拉着娃去睡午觉了。

妈妈正睡得迷迷糊糊,一睁眼,娃没了!妈妈吓了一激灵,赶紧起来看。

最后在厨房门口,看到了这一幕——孩子踮着小脚丫,手在盆里胡乱摸。嘴巴在下面“吧唧吧唧”地嚼着刚捞上来的猪皮,吃得那叫一个认真,他边吃边“哧溜哧溜”地吸溜着。

妈妈当场眼泪都笑出来了!

网友们看后,也直呼:“萌化了!”不仅如此,大家纷纷开始讲起了关于“吃货”的糗事。

一位网友分享说,有一次她迷迷糊糊醒来,发现床上空了一块,儿子不见了!

吓得她一脚就把孩子爸爸踹醒,俩人手忙脚乱地满屋找。

结果一拉开卧室门,就听到冰箱那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走过去一看,好家伙!这小子正猫在冰箱旁边啃冰淇淋呢,吃得那叫一个香!再一瞅,冰箱旁的缝里躺着三张吃完的冰淇淋纸……

这事儿到这还没完,第二天早上,娃居然还带上弟弟一起行动了!

也有网友表示,家有同款“宝宝”。

她问娃:“你咋老偷吃?”娃回答:“没吃饱。”

他明明已经吃了一碗菜、一碗饭,还说没吃饱,谁信啊?

还有网友回忆起小时候“偷吃”的惊险经历:

一位网友说,弟弟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站在桌边等着吃饭。

妈妈端着刚出锅的浓粥,没注意到弟弟,‘啪’一下放桌上了。弟弟以为能吃了,一把抓过去,结果那粥汤全洒胸口了!

这画面,想想都疼!

还有一位讲述自己“命大”时刻:

小时候,外婆留了半截油条在橱柜里,准备晚上下药毒老鼠。

结果网友下午肚子饿,翻找东西吃,然后就把那半截油条给啃了!

晚上外婆找不到油条,还纳闷呢,问是不是被老鼠吃了?

这网友是真的命大,幸亏外婆下手晚,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事儿也提醒我们,家里有危险的东西,别随便放,要不然孩子吃个啥也不知道多危险!

从网友们的评论来看,孩子好像都喜欢“偷吃”。他们为什么这么“馋”呢?

一:孩子嘴馋,其实是“天生的”

有些宝妈可能会纳闷:“我家这孩子咋就这么能吃呢?刚吃完饭,转头就嚷嚷饿。”

其实啊,这跟孩子的生长需求有关系。

咱们想想,大人长个儿,基本就那么回事儿了,但孩子不一样,他们可是一天一个样地蹭蹭长!

光是骨骼、肌肉、器官的发育,就得消耗大量能量,所以他们吃得多、饿得快,是很正常的!

再加上,孩子的胃容量小,吃一顿饭顶不了太久,过一会儿就又饿了。

而且,孩子的味觉比大人敏感,对好吃的东西特别上头。

有些大人吃饭讲究“果腹”,但孩子吃饭是“享受”,他们的味蕾被美食刺激到,心情能瞬间飞上天!

所以你会发现,孩子们看见吃的,眼睛都会放光,他们对食物的渴望,真的就是纯天然的本能!

二:孩子偷吃,可能是因为“被限制太多”

有些家长为了控制孩子饮食,特别爱管:

❌ “这个不能吃,吃多了上火!”

❌ “那个不能吃,不健康!”

❌ “你已经吃过了,不能再吃!”

本来孩子就嘴馋,结果吃啥都被管得死死的,久而久之,他们就学会了“偷吃”!

这就像大人减肥时候被限制吃零食,越是不让吃,就越想吃,天天脑子里全是炸鸡奶茶!

孩子也是一样的,你越不让他吃,他越觉得那东西香!

所以,有时候孩子不是“馋”,而是觉得好吃的东西总被剥夺,才想方设法去偷吃。

三:“食物 = 安全感”

你发现没有,有的孩子不是真饿,但就是想吃点东西?

有时候,他们吃东西并不是因为“肚子饿”,而是心理上想获得满足感!

比如,孩子不开心的时候,吃点好吃的就能马上高兴起来;

孩子害怕的时候,嘴里嚼点东西会觉得安心;

孩子孤独无聊时,吃点零食能找到点乐趣。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娃,越是在情绪低落时,越爱抱着吃的啃——因为食物能给他们安全感!

很多大人也是这样,心情不爽的时候,点杯奶茶就感觉世界又美好了。

孩子也是一样的,食物带来的满足感,远超我们的想象!

而面对孩子嘴馋,我们记住以下几点:

✅ 规律吃饭,避免孩子饿得发慌!

✅ 适当满足,避免孩子产生“偷吃心理”!

✅ 管住危险食物,防止误食!

最后问一句,你家娃干过“偷吃”的事没?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0 阅读:7

布谷妈妈

简介: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