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军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海军领域。中国海军的创新步伐可谓迅速,尤其是在航母、两栖攻击舰以及高端无人机技术的突破上,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形容中国军工过去几十年“摸着石头过河”,模仿、学习、创新,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中国的军舰设计,许多时候都能看到美国技术的影子,似乎中国一直在“追赶”美国的脚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今天的中国军工,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已经站到了一个新高地。可以说,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美国的军工企业正在紧追其后,试图赶超中国在某些技术上的突破。这种转变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最近美国通用原子公司发布的一项新的电磁弹射系统计划,专门为无人机的发射提供支持。
这一计划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海军的076型两栖攻击舰。076型舰专为无人机起降设计,而通用原子的电磁弹射系统,显然是为了给现有的西方舰艇提供类似的能力——为舰艇加装能够发射无人机的电磁弹射器。乍一看,这似乎是一次技术的跨越,但细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它实际上是在追赶中国海军的技术发展脚步。
通用原子的这个计划,虽然看似高大上,但与中国海军的076型两栖攻击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076型舰本身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无人机的起降能力,甚至为此专门装备了电磁弹射器。相比之下,通用原子的这一新技术,虽然被标榜为“创新”,但其核心目的还是追赶上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事实上,通用原子公司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而是结合西方舰艇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通用原子的电磁弹射系统并不完全依赖于传统的战斗机起降能力,而是专为无人机提供发射支持。霍珀,通用原子电磁系统公司的战略发展副总裁,在接受《海军新闻》采访时提到,这款弹射系统的应用将非常广泛,尤其是在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的海军舰艇上,包括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等。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这些舰艇而言,增加一个无人机电磁弹射系统,是否真的能提升作战效率,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出云级”舰为例,这些舰艇本身并不具备弹射传统战斗机的能力,更多是通过垂直起降或滑跃起降方式来搭载舰载机。因此,通用原子提出的电磁弹射系统,虽然能发射无人机,但是否真的能够提升这类舰艇的作战能力,还需要更多的验证。
事实上,这种看似技术突破的电磁弹射系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舰艇的效率。加装一个专为无人机设计的弹射系统,是否会导致系统重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造成空间浪费?这也是通用原子公司面临的一个挑战。对于一些舰艇而言,加装电磁弹射装置,或许并不能显著提高其作战能力,反而可能让它们的设计思路变得更加复杂。
此外,通用原子在推广这一技术时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关于何时开始、何时完成改装的细节也没有透露。这样的模糊表述,似乎透露出通用原子对其电磁弹射技术的某些不确定性。毕竟,通用原子在过去的福特级航母电磁弹射器项目中,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测试中,每进行272次弹射就会发生一次故障。虽然经过修复后,故障率有所下降,但仍未达到理想的标准。因此,通用原子如今推出的这项针对无人机的电磁弹射系统,可能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某些舰艇的需求,更多的是为了从简到繁,逐步解决之前存在的技术瓶颈。
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在于通用原子希望通过较为简单的无人机发射系统,来为解决更复杂的舰载机弹射系统问题积累经验。毕竟,电磁弹射技术的实现难度极大,从无人机到舰载战斗机的跨越,并非一蹴而就。
不可否认,通用原子推出这一技术的背后,更多的是对中国海军技术领先地位的回应。中国的076型舰,正是通过先进的电磁弹射技术为无人机提供起降能力,这在全球海军中掀起了波澜。美国军工显然不能坐视不理,通用原子的这项计划,正是希望通过追赶中国,保持与中国海军技术差距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