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玄虚之妙有。皇,皇极之无上。原称为玄皇,因康熙年间避讳帝名玄烨,改为元皇。
祖师赵侯拜师学成于青城山后,并未开宗立派,而是授业门下若干弟子,传续法嗣。后来修习赵侯法派的玄裔门人增多,遂组织元皇派以联谊修道同玄,共参法旨。自此尊称祖师为正一元皇派上赵侯圣主。由此可知其为正一教源流,盖元皇二字。言明宗元,以显道德。
道教科书和经忏中均有元皇踪迹。《东岳法忏》和《道法会元》将赵昱与关羽并称。《天坛玉阁》是明清時期正一道受箓的科仪经典,也提到元皇启教赵侯先师。学元皇法,授赵侯箓等语。中六曹六院中的淮南院就是元皇启教之时所奏立的本教疏文呈奏以及事务处理的仙府部门,因此现在许多元皇弟子自称淮南门下。
赵侯,正史和道教典籍中均有赵昱此人,道典封号是“清源妙道真君”,唐代《龙城录》记载隋末嘉州太守赵昱因斩蛟有功得道升仙。唐玄宗入蜀避难时又封为显应侯,在今都江堰灌口修庙供奉。道藏上称为“赵侯”,一些法脉中亦称作“赵侯仙师”,“赵侯祖师”,有些道法,如宋代的《上清灵宝大法》中也称其为太上玄皇妙道真君!
今天川中民间的傩戏庆坛叫赵侯坛,奉赵侯为坛神。称其为:“轩辕启教玄皇会上赵侯圣主”是皇帝征讨蚩尤大战中的上古神将。这就与隋末道士赵昱相差甚远。从民俗学的角度看,赵侯坛是后期民间加工将上古民族神话与道教信仰相融合的产物。据考证,在清中期以前的傩戏庆坛中,原无赵侯圣主,其坛神是赵侯徒孙罗公远。而赵侯和元皇法系进入到庆坛,可能与满清道教的衰落,元皇门人多遁迹民间,隐秘传法有关。元皇派以其道法巨多庞杂无所不包,简捷而速效著称。今日所能听闻的法术几乎都被囊括其内。
虽然清代时有元皇门人出来传过一些道法,但更多仍隐于山林俗居,以致道教内外听闻元皇法的并不多,只有一些深谙道法的老前辈才能知晓一些。元皇法中的;小道退煞镇邪,保命护身。大道天时、雷法、飞引九天等道法令人叹为观止,而诸多秘传法术、禁咒之术,更是堪为奇异。
元皇派分两支,一支为道派,文坛,道士吹海螺。
一支为巫派,武坛。称端公或者师公,吹牛角。
两派神榜亦不同。道派文坛道士称赵侯为:“正一启教玄皇会上赵侯圣主”,神榜写:“正一启教玄皇会上赵侯圣主如意宝光尊神统领五方五路阴司猖司兵马之香位”。
巫派称之为:“轩辕启教玄皇会上赵侯圣主”,神榜则多用画像代替。元皇派经过几百年的流传。由四川传到福建,又从福建传回四川,云贵川三省是元皇派的策源地,学习者众多,湖南都有元皇流传。
元皇派属于“北帝”法脉。《川主妙经》说赵侯乃是紫微大帝化身。元皇派的核心是兵马法术,与后来的北帝法不同之处在于,元皇的兵马体系强调法师作为“统兵元帅”的角色。
兵马分上中下三坛,上坛为法师箓中所配神将官吏,如《太上正一盟微法箓》中就有上仙察监勾骑,上仙都天驺甲族,此类天仙兵理皆属上乘。调兵之权有严格的控制。不学该阶道法,不受法箓则无权调用此等神将官。
中坛为山川社令五岳兵马,例如附属岱岳的东岳兵马,附属南岳的圣地兵马,隶属于唐葛周三将军的三元兵马,茅山的正统 茅山三洞吏兵亦属此类,地方社令兵马,受命于帝君,祖师。当地城隍,庙王,听法师调遣。下坛属阴兵,由伤亡青壮男组成,按不同的派系可分五路五猖兵马,舞袖草坛兵马、泰山石岗当中500草头神即属此类。金枪银刀兵马,青苗地主吏兵等,兵将的魂魄被法师收归坛中,以兵马罐装盛。依照五方旗号安置于法坛之下。授以戒律,听令于法师。民间收下坛兵马的法术各有千秋,有的能专招来战死青年亡魂,有的能专门招来山魈木客。
法师收拢兵马的法器是石制或陶制坛罐,即川人俗称的坛神,以前在四川基本都会供奉在左边门背后。四川的老人都知道;坛神老爷不好惹,小气。是因为每一个坛都是法师扎进去的兵马,越是狠厉凶猛的猖兵封进去功效神力越大。越能保佑信士发财致富达成心愿等。如果信士不好生伺候,他能保佑你好,当然也能坏你的事。而安坛神的讲究也特别大,谁安的坛就只有谁能启。就如同元皇的兵马,谁放的猖兵只有自己能收。这并不是说别人就不能节制兵马,只是因为法师和兵马之间的盟誓,只有法师最清楚,好处理。
老一辈回忆,梅山教有一个支脉,叫做猫猪匠。是仅次于虎匠的一个法派。这一家招梅山兵马市极具特色。多年前在湖南怀化的乡间,一位双鬓白发的老人,头戴梅山教的花巾,身披半壁五岳法衣,在当地的包公殿里。祭出了他在十年浩劫中保存下来的一套法器,牛角号、五雷令牌、九星狮刀,卦等。在袅袅香烟阵阵锣鼓里,他从桌子底下取出一个农村腌咸菜的大罐,点燃了一把火纸,口中念念有词。接着,他大吼一声,跳上法台,吹响牛角,就看见对面的山坡上鬼火窜动,由于夜色很浓,看得十分清楚。不一会就见远处的山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黑烟,像八仙桌般大一团黑烟飘来飘去。就这么持续了大概五六分钟,大黑烟自己乖乖的钻进了罐子里,令人啧啧称奇。略上年纪的村民都说,这种召兵他们小时候也见过,有的法师召兵能召来飞蛾、大黄蜂。还有的老蜘蛛从大梁上掉下来,还有的能招来蛇,这些动物都自己钻进罐里,成为法师的兵马。
只要是元皇派,必供奉赵侯祖师。在云贵川地区;川主是赵候祖师,土主川内是刘备、药王孙思邈为元皇派三圣,也称下三教。与之对应的为道释儒上三教。无论是道士还是巫师,只要是学元皇就必須尊此三圣。除了以上三圣外,元皇法坛中必不可缺的就是太上老君,有的地区是供奉通天教主灵宝天尊。在元皇派神仙谱系中,太上老君并没有像在道教那么突出的地位。但是老君爷一定在法坛的中央或者正上方。谓之老君坐殿,是镇坛的主神。也有如批发祖师玄帝、华光祖师马天君等。元皇派法师在表碟上大多用;太上老君敕令印,或九州阴阳兵马司印,也有用城隍司印,令牌则有用三山祖师令者、元皇号令者因地而异。元皇派的正规典籍资料稀少,目前只有成都二仙庵版的《川主妙经》《天坛玉阁》《东岳法忏》《道法会元》这些道教典籍,但民间手抄本的法本不计其数。其中包括元皇派文坛的科仪经典,治病驱邪的法术秘典,招兵收兵的法术,庆坛傩戏的唱本等包罗万象。元皇文坛的科仪跟道教科仪近似。元皇派牒扎有自己的司额。三清正一元皇正教院、太清元皇院、元皇大法院,均有。
元皇派文坛有一整套自己的科仪系统。在现今四川内江、合江县等地保存很完善。科仪里最精彩的是庆坛醮和远大愿醮,这些醮事则必须有武坛的法师共同协助才能完成。
元皇派武坛鲜有文字记载。多是师徒间口传,不立文字,没有较固定的制式,做法事大多采用唱兵等形式,类似当地民歌、山歌的曲调,法事也相对随意。
元皇巫派有时演傩戏会分法事还是阳戏。唱傩的不一定是元皇法师。元皇法师也不一定会傩戏。唱傩即是端公们做法事,就如同道士们做法事一样。阳戏就只唱戏娱神而已,不做法事。阳戏多是勾愿的时候唱,而勾愿在元皇法系统中同召兵马一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多数时候,文武坛的法师分别上坛行科做法。文坛法师会武坛法事,但武坛法师会文坛法事的很少!这跟其文化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