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实耐用精度好,日本忌惮忙阻挠——抗战时期的拉蒂26轻机枪

穿靴子谈武器 2024-05-15 00:14:12

看到一张鱼鹰出版社(Osprey Publishing)关于抗战时期我国军队的一张插图,战士手中的轻机枪不太常见。

下图,鱼鹰社插图

这是芬兰的Lahti Saloranta M/26轻机枪,简称拉蒂26轻机枪。

下图,拉蒂26轻机枪

1924年10月,芬兰陆军需要换装一种新型轻机枪。为此,陆军兵工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新型轻机枪项目。此时,设计师艾莫·约翰尼斯·拉蒂(Aimo Johannes Lahti)着手开始设计工作。不过,芬兰军方嫌弃拉蒂没有丰富的轻武器设计经验,为了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又委派了自己的枪械设计师A·E·萨罗伦塔(Arvo Ensio Saloranta)中尉负责共同研制。这一决定后来让两位设计师都头疼不已。

下图,设计师 拉蒂

下图,设计师 萨罗伦塔

从刚开始,两位设计师的合作就不太愉快。萨罗伦塔曾被公派出国,在丹麦进修过轻武器设计理论,自认为是科班出身。而拉蒂没上过大学,萨罗伦塔认为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很看不起的拉蒂。

而拉蒂这边,他自己刚刚设计了芬兰第一支国产冲锋枪M22,而且和三个伙伴合资组建了一个冲锋枪公司,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自然也很讨厌空谈理论的萨罗伦塔。

下图,拉蒂M22冲锋枪

花絮

拉蒂的确设计了芬兰第一支国产冲锋枪M22,但没被采纳,军方象征性采购了100支以资鼓励。而他们哥几个凑份子成立的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几个月后就关门大吉了……[捂脸]

直到1925年6月,两位设计师才捏着鼻子,相互容忍着完成了设计工作。同年8月,试制出第一支样枪。新枪借鉴了法国绍沙M1915型8毫米轻机枪采用的枪管长后坐式工作原理,不过口径改为7.62毫米。

下图,法国绍沙M1915型轻机枪

芬兰军方将新型轻机枪与瑞士Furrer Lmg 25、美国勃朗宁 BAR M1918、英国维克斯 Berthier和法国哈乞开斯 M22等外国设计一起进行了测试。

下图,瑞士Furrer Lmg 25轻机枪

下图,美国勃朗宁 BAR M1918(严格来说其实应该是自动步枪)

下图,英国维克斯 Berthier轻机枪

下图,法国哈乞开斯 M22轻机枪

经过一年的对比试验,拉蒂和萨罗伦塔的设计不负众望,勇夺头筹。随后,该设计被芬兰陆军采用,命名为“Pikakivääri m/26”(Pikakivääri在芬兰语中有“速射步枪”的意思)。不过,该枪大多数时间都被称为L/S-26,即以其发明者拉蒂和萨罗伦塔的名字命名,或者干脆简称拉蒂轻机枪。

L/S-26 拉蒂轻机枪于1930年投产(也有说1927年就投产了),维持低速生产,到1942年停产前一共生产了约5000挺,主要装备芬兰陆军。

下2图,装备L/S-26 拉蒂轻机枪的芬军士兵

拉蒂轻机枪的优点很突出,那就是枪身结实耐用,而且射击精度相当好。不过缺点也有,比较突出的有两点:

1. 太复杂了。该枪共有188个零件,分解和保养都很困难。芬兰士兵给它起了个外号“Kootut virsheet”,直译过来意思就是“赞美诗汇编”,吐槽其零部件之繁杂。

下图,L/S-26轻机枪结构图

2.容弹量少。该枪采用20发弹匣,容弹量少,火力持续性不强。后来芬兰又生产了L/S-26的改进型L/S-31,改为75发弹盘供弹,但并不是很成功。

下图,采用弹盘供弹的L/S-26 拉蒂轻机枪的改进型,大家注意弹盘安装在枪身下方

1930年代中期,L/S-26轻机枪获得了一笔不小的出口订单:民国政府订购了3万挺,不过要求把口径由目前的7.62毫米俄式口径改为7.92毫米德国毛瑟口径,以匹配当时国内的主力步枪弹药。对芬兰来说,产能没问题,但由于日本的阻挠,最终仅交付了约1200挺。

下图,7.62毫米俄式弹

下图,7.92毫米毛瑟弹

拉蒂轻机枪运抵中国后,参加了多次抗日战役,总体而言表现还不错,但数量太少,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据说民国政府曾对其进行了仿制,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1 阅读:21

穿靴子谈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