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个冬夜的杭州街头,湿冷的空气直逼骨髓,一个佝偻的身影却始终坚守着这座城市的角落,他是王坤森,一位91岁的浙江大学退休教授。
无论春夏秋冬,他每天都在街头巷尾翻垃圾桶,谁能想到,这位老人竟然用11年的时间捡了200多吨废品?
为何他的三轮车装满的不是财富,而是书写孩子们未来的希望?为何一个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宁愿忍受病痛的折磨?
拾荒,源于朴素的信念
1932年,在杭州刀茅巷的一个普通家庭,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他就是后来为人熟知的“拾荒助学教授”王坤森。
可谁也想不到,这位被称为“人间蜡烛”的老人,其实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贫穷和困苦。
王坤森的童年是在战乱和贫瘠中度过的,他的母亲在他年幼时感染伤寒不幸去世,父亲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但即便如此,一家人也经常吃不饱,没有饭吃的时候,父亲会带着年幼的王坤森去附近的猪圈里翻找红薯和蚕豆,或者趁夜深人静时去富人家门口捡垃圾充饥。
破衣烂衫是他的常态,能从垃圾里捡到一件稍微完整的衣服,便是一天中最好的“收获”。
等到王坤森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却连最基本的学费都拿不出来,他只能先放下求学的梦想,一边干零活一边等待机会。
直到十一岁,父亲终于攒够了学费,他才光着脚、穿着破背心和短裤走进了小学课堂,从这一天起,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知识改变命运。
1949年,杭州解放,17岁的王坤森报名参军,成为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的一名战士,在部队里,他第一次感受到温暖和尊重,不仅有充足的粮食,还能学习文化知识。
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他被推荐到军校学习,并在50年代荣立三等功,成为一名党员。
这一段部队经历,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和知识的价值,也让他对贫困中的学子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1978年,王坤森转业到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任教,在这里,他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特别关注经济困难的学生。
有一次,他发现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吃不饱饭却仍然坚持参加军训,他当即拿出自己的工资,帮这名学生改善伙食,还联系学校为更多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渐渐地,帮助贫困学生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他一生的信念。
真正改变王坤森生活轨迹的,是1991年希望工程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孩苏明娟,用一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直视镜头,向社会传递了“我要上学”的呼声。
这一画面深深触动了他,让他回忆起自己因贫困错失求学机会的苦痛,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用所能及的力量去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
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1993年退休后,王坤森想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可是退休金每月只有几千元,除去生活费,能捐的钱十分有限。
2012年,80岁的王坤森从旧货市场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正式开始了他的拾荒助学之路。
从那一年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每天晚上十点准时出门,骑着三轮车穿梭在街头巷尾,寻找废旧的矿泉水瓶、报纸、纸板等可回收物品。
他说:“白天拾荒的人多,他们靠这个生活,我不能抢他们的饭碗,”因此他选择夜间作业,每次拾荒到凌晨三四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通过夜以继日的拾荒,他用一分钱一分货的方式资助了8名贫困大学生圆了求学梦,从一个孩子的学费到更多孩子的未来,这份朴素的信念从未改变。
然而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长期的弯腰拾荒让他的背逐渐佝偻,身体状况也因劳累和昼夜颠倒而恶化。
他开始出现心脏问题,甚至接受了全麻手术,但即使如此,他依然没有停止拾荒的脚步, 是什么让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甘愿如此付出?
家庭的支撑与社区的温暖
王坤森的拾荒助学之路,除了自身的坚持,还有一个重要的支柱,那就是他的家庭,尤其是他的妻子王秀云。
在这条充满寒冷与泥泞的道路上,妻子虽然最初并不支持,但最终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同舟共济”。
王坤森的拾荒行动从一开始就让妻子王秀云颇为担心,她并非不理解丈夫的初心,而是忧心他的身体。
在王坤森夜以继日地工作后,健康状况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长期的弯腰劳作让他的背越来越弯,加之昼夜颠倒,他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
2021年,他因心脏病做了全麻手术,还置换了心脏瓣膜,手术后的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他却坚持继续拾荒,这让王秀云既生气又无奈。
她嘴上念叨着“别再折腾了”,但背后却默默为丈夫收拾工具、准备热饭,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出门。
王坤森心中懂得妻子的苦心,2021年七夕节,他做了一件极其特别的事情。
因为拾荒助学,他早已习惯将废品转化为有用的资源,这一次,他决定把邻居送来的旧杂志做成一捧“纸玫瑰”。
这捧亲手折成的花束是他送给妻子的一份浪漫,王秀云收到纸花时,虽嘴上埋怨“年纪这么大了还弄这些”,但她小心翼翼地将纸花摆在结婚时丈夫送她的塑料花旁,显然将这份心意视若珍宝。
除了家庭,王坤森的行动还引来了社区的温暖,刚开始拾荒时,邻居们觉得不可思议:一位浙江大学的退休教授,放着安逸生活不过,为什么要到街头翻垃圾?
后来随着他的事迹被更多人了解,许多商户和居民主动加入到他的拾荒助学行动中。
他经常路过的一家餐馆老板,把餐厅的废弃包装纸板整齐地堆在门口,为的是方便老人取走;附近街坊将饮料瓶、废报纸清理干净,放在老人的必经之路上。
王坤森的家门口,有时甚至会出现一袋袋已经整理好的废品,这些来自街坊四邻的帮助,无形中成为他助学之路的重要支撑。
此外王坤森的环保行动也为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拾荒的过程中,他不仅捡回有经济价值的废品,还带回了塑料桶和旧花盆。
这些废弃物经过清洗后,成为种花的容器,他将花种下,精心养护,等到花开时送给爱花的居民。
这份善意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改善了社区环境,王坤森曾主动清理社区花坛的垃圾,种下了一排美丽的蜀葵。
每当花朵盛开,花坛就成了人们拍照留念的地方,王坤森用鲜花营造了一道“屏风”,隔绝了随手丢弃垃圾的习惯。
然而2023年5月29日,王坤森的人生遭遇了重大变故,妻子王秀云因脑梗离世,这让他深陷悲痛之中。
6月1日,记者来到他家采访时,他独自坐在家中翻看着一本旧相册,里面保存着他们夫妻多年生活的点滴。
他缓慢地翻动着相册,神情悲伤,似乎陷入无尽的思念中,尽管如此,第二天晚上,他还是推着三轮车如往常一样出现在街头。
妻子的离去对王坤森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多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早已让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
可即便失去伴侣,他的脚步却没有停歇,是什么让他在痛苦中继续坚持?他是否还能延续这份爱心行动?接下来,他的信念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燃尽自己,照亮他人
91岁的王坤森依然坚持着他一生的信念,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尽管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沉重的印记,但他的行动却丝毫没有因为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而止步。
这一年,王坤森在病痛中签下了一份特殊的文件——遗体捐献协议,他决定在离开人世后将自己的身体捐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作为“大体老师”,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这一决定源自他的初心,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为更多医学学子提供学习的机会,然而这个决定并非毫无波澜,
王坤森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他从未停止助学的行动,2023年年初,因为心脏病再次入院治疗,他被迫中断了拾荒。
但即便无法亲自去捡废品,他依然通过各种方式为助学行动募集资金,他把曾经积攒的捐款全数交给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并与浙江大学合作,将助学基金做得更加规范和透明。
他一生的心血并未因体力的衰退而停滞,反而在更多爱心人士的加入下,开枝散叶。
“燃尽自己,照亮他人”,这是王坤森对自己一生的写照,他始终相信,无论自己身体多么衰老,只要还有一丝力气,就应该用来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点燃希望。
从早年在街头拾荒的坚持,到捐献遗体的决定,他用实际行动传递了一种朴素而纯粹的信念,帮助他人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王坤森的努力和善行感动了无数人,在他居住的杭州社区,越来越多的人被他的精神鼓舞,自发加入到助学行动中。
许多商户不再将废品视为垃圾,而是主动分类整理,等待“王老的三轮车”来取,有的年轻人甚至在王坤森体力不支时,主动帮忙推车、搬运废品。
老人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人行动,而是一种精神象征,他的信念通过这些人的接力传递了下去。
即使年过九旬,即使背已经弯得像一张弓,即使失去了相濡以沫的妻子,王坤森依然以自己的方式点亮夜空。
然而老人的时间终究有限,2023年春天,他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不得不暂停拾荒活动,医生劝他安心静养,但他却始终关注着助学基金的运转。
他将每一笔善款的用途记录得清清楚楚,每一个受助学生的名字都写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里。
王坤森的一生像一支蜡烛,从头到尾都在燃烧自己,散发光和热,在他帮助的学生中,有人已经大学毕业,有人考上了研究生,还有人接过了他的旗帜,成为了新的助学志愿者。
这些曾经被他的善举改变命运的年轻人,如今也在用实际行动将爱心传递给更多人。
尽管身体虚弱,王坤森的精神依然如炬,他从未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英雄壮举,而是把它当作一种普通人的选择。
结语
从一碗猪食到两百吨废品,从家庭温情到社区联动,王坤森的一生都在践行“燃尽自己,照亮他人”的信念。
正如王坤森所言:“帮助孩子读书,是我一生的信念,”他的事迹是一场爱的接力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接过这份责任,将爱心的种子撒向更广。
参考文章
海外网2023年9月1日《“帮助困难学生,是我一生的信念”(讲述·一辈子一件事)》的报道
中国军号2023年5月6日《浙江大学退休教师、91岁老兵王坤森拾荒助学11年——_那束点亮长夜的“烛光”》的报道
北青网2023年6月5日《痛别!“她走了,以后就我一个人”》的报道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