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莫测的东海深处,有一根铁棒安静地躺在海底,这并非一般的铁棒,而是传说中的定海神针,一柄拥有无穷力量的神器。历史上,这根神针仅有三位主人,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孙悟空,这个名声赫赫的大圣竟是其中最为“弱小”的一个。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孙悟空并不是金箍棒的第一任主人,早在他之前,金箍棒还有两任主人。如果真要算起来的话,孙悟空估计是最弱的一个了。
那么这两个人分别是谁呢?别着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锻造金箍 法力无边最先拥有金箍棒的,是我们熟知的道教尊神——太上老君。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庭与各路妖魔作战不断,太上老君为了帮助诸神,决定炼制一件可以平定天下乱事的法宝。于是他四处寻觅宝物,终于在一处森林深处发现了上古稀世的九转镔铁。
太上老君看着九转镔铁发出的淡淡光泽,喜形于色。这镔铁乃是天外飞来的异物,轻如鸿毛,坚固过钢铁。常人根本无法打造,更别说在其中注入法力。只有太上老君这样通晓天人合一奥秘的仙人,才能充分利用这块宝物,炼就神兵利器。
太上老君将镔铁取回洞天,亲手放入七星高温神炉中淬炼。他手持九十九年榆枝,口念老君真言,再配以玄黄真火慢慢焰烤。在他强大的法力加持下,终于炼成了一根通体金光灿灿的如意金箍棒。
这根金箍棒非比寻常,它可以随心而变,粗细无定,硬度惊人。太上老君举起金箍棒高兴地想,有它助我一臂之力,妖魔将不再为患。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后来的数百场斗争中,太上老君只需使用金箍棒中的一点法力,就能将万妖击溃。妖魔见识过金箍棒的威力后,无不闻风丧胆,再不敢捣乱人间。太上老君也因此名声大震,无数小妖自动前来投诚,妖魔之间传为美谈。
可以说,在太上老君手中,金箍棒的力量已经远超想象,其中蕴含的道法更是深不可测。纵观三界,只怕也无人能再超越太上,五百年间,人间清明,诸天太平。若论实力,想来也无人能再超越太上老君。所以此时的金箍棒,还真就是他的专武。
二、定海神针 凡人之躯在太上老君安稳妖魔之后,天下太平了一段日子。这时,我们敬仰的大禹正在东土进行水利治理。
相传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曾遭遇过无数妖魔阻扰。其中最强大的,便是猿身人形的巫支祁。这巫支祁法力高强,操控猿群,妖力无边。
即使大禹使出全力也难以取胜。大禹与巫支祁反复延续大战数年,拼尽全力,仍然不分胜负。
所幸,太上老君得知大禹遇难,感念他治水平反与己构想相似,决定相助。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金箍棒交给大禹使用,助他除去巫支祁。
拿到金箍棒的那一刻,大禹只觉得浑身充满力量,仿佛通体蕴含神力。他挥舞金箍棒与巫支祁又大战数日,终于将其封印于龟山之下。
此后,大禹再无后顾之忧,最终成功治理洪水,完成了几代人的心愿。为了防止海水再度泛滥,大禹在最后将金箍棒深深插入海底,成为镇压海水的定海神针。
从此,东海再无大的风浪,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东海龙王获得金箍棒后更是高兴不已,将它供奉在龙宫之中。而因为法力有限,龙王一直未发现这金箍棒上蕴含的无穷奥秘与变化。
大禹之所以能驾驭金箍棒,战胜巫支祁,也得益于他那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只身深入洪流水域,马不停蹄治理水患达十余年。
正是有了这般坚定之心,一个凡人也可化身神明,以人制妖。后人称颂大禹“无能战胜之灾,无所征而不服”。这一段佳话,也成为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之一。
三、斗战胜佛 心有灵山五百多年后,我们所熟知的孙悟空闯入了东海龙宫,终于发现了这神通广大的金箍棒。
一握在手,他立即发现了这根棒子改变自如的奥妙。它轻如鸿毛,又坚硬如金刚,随心所欲,应手生风。孙悟空高兴不已,登时摇身一变,化作一个巨大的猕猴王模样,在龙宫又战了一番,终于逃脱出来。
从此以后,有了金箍棒相助,孙悟空的实力愈发强大。在花果山上,他大闹阎王殿,金箍棒所向披靡。后成正果时,他更是终成妙猴飞升,一身金光,号称弼马温。
在后面的取经路上,面对无数强敌,悟空都能依靠金箍棒化险为夷。与白骨精大战时,金箍棒让他旗开得胜;与八戒、沙僧聚宝斗法时,金箍棒助他取胜;即使是与如来佛祖相斗,也只是微微落败。悟空几番险境,也正是金箍相助,化去魔障,终得佛果。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金箍棒,悟空的战力必定大打折扣。正是有了它,悟空才逐渐修炼成了齐天大圣。所以,金箍棒是助他扬名的利器,也是他心之所系。
它能随心所变,犹如悟空一身妙猴精通变化之术。如果没有心中这座灵山,哪里还有金箍棒的波澜壮阔?
太上老君、大禹、孙悟空,三位主人各有过人之处,都曾使用金箍棒展现过惊人的实力。
太上老君以道兴道,功成名就;大禹以心定神,水尾不再泛滥;孙悟空妙猴神通,终成正果。他们分别代表着道家因果、水治不屈和佛家修行的精神路径。也正因有他们这般坚韧不拔之心志存在,三界方得太平,生灵世世安康。
如今这金箍棒已无处寻觅。但那种永不屈服、矢志不渝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人生在世,或许无法全然消灭妖魔;但只要心中立定志向,定能化解难关,开创清明。
哥你这脑袋不写小说浪费了[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