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所谓指数增长,所谓爆炸的解释,我不是说不对,但我觉得讨论的方向有偏差,在这种类似问题上,真正的原因,我认为是---人,没错,就是这么土的答案。
几百年前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教育是高层建筑,是少有的,愚民政策是世界性的,这有生产力低下的缘由,也有统治阶级的需要,反正,不能让多数人获得教育与知识这一点是共同的。但今天,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全世界有知识的人的数量是过去这几千年同样水准的人数的多少倍?
科技树是个金字塔,真正产生破天力量的只是塔尖上的那一点点,这和用针去戳200层厚的布料是一个道理,只有一层或者几层布料的时候,只要很小的基础就能戳破,但如果需要面对的布料厚度极度加强后,唯有强而有力的基础才能支持这种运动,同样的,在戳破下一层布料之前,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摸索,而在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塔身就能扩大在前面戳破的布料上留下的缺口。最终会形成一条巨大的裂口。这就是科技突破到民用化的进程。更多,更优秀的人,对整个科技树产生了一种强力的支撑效应,没错,我也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人类其实存在着各种瓶颈与困惑,我们没有了上世纪初那个伟人辈出时的跳跃,那些闪烁着让你各科分数红灯式的考点名字,甚至连科幻小说都失去了应有的光彩,因为现代人对未来的幻想,几乎和20年前的人们没有太大的差异,这是由于我们对世界真实的认识和20年前差别并不太大,我们不能依据新的研究成果对未来人类有更贴切靠谱的预测和幻想。但历史又告诉我们,牛人和某些哺乳动物一样。。。都是一窝一窝出现的,一旦某个基础科学的点上闪烁出特别耀眼的前瞻性的光芒,牛人们一定会再掀一场新的探知高潮,到那个时候,一定还有像题主这样的伙伴会出来说,“为什么这5个月,人类的进步可以赶上过去100年?”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所谓21世纪的科技革命的到来。快了,因为基础------人 ,这个力量在那里放着呢。
此文章由小妞快跑发布,2017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