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内卷的尽头,不是加班,而是学历!申硕统考vs12月联考,3分钟看懂二者区别!

汇雅学历提升 2025-04-17 08:59:59

加班加到头秃,好不容易摸鱼刷个招聘软件,发现HR的‘学历鄙视链’比宫斗剧还狠——“本科学历,硕士优先”,一面试才发现,竞争者全是硕士……

算了,还是在原公司咬咬牙坚持吧,结果年终述职,别人拿最佳员工,你拿最佳参与奖?只因学历差了一大截……

所以,职场内卷的尽头,不是加班,而是学历!

上班族在职报考在职研究生,“申硕统考or12月联考”到底怎么选?别慌,这篇干货让你3分钟看懂二者区别。

01.申硕统考vs12月联考,到底有啥区别?

📌报考方式不同

申硕统考:属于同等学力申硕的考试方式

12月联考: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不同

申硕统考:每年3月报名,5月考试

12月联考:每年10月报名,12月考试

📌考试科目不同

申硕统考:外国语+学科综合

12月联考:专业不同,考试科目也不同,常见有考两科(外国语+管理类综合能力)、考三科(政治+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考四科(政治+外国语+数学/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考试形式不同

申硕统考:笔试

12月联考:笔试(想要上岸还需要进行院校复试,以面试为主)

📌通过制度不同

申硕统考:单科满分100分,每科考60分即以上就算通过

12月联考:学校择优录取,进入复试必须通过国家线且超过院校复试分数线

📌补考制度不同

申硕统考:在学习期限内,允许每年补考,已通过的科目成绩保留,只补考未通过那科即可!

12月联考:不允许补考,联考未过国家线即宣告今年失败,需第二年重新开始。

📌毕业证书不同

申硕统考:毕业后只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12月联考:毕业可以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时间成本不同

申硕统考:免试入学,所以学生的前期时间成本非常低,课程结业后才进行申硕统考,通过率也更高。

12月联考:通过考试才能入学,所以前期的时间成本较大,一般需要考前6-10个月进行复习。

申硕统考

12月联考

报考方式

同等学力申硕

非全日制研究生

报名时间

3月

9月预报名/10月正式报名

报名平台

学信网

研招网

考试时间

5月

12月

考试科目

外国语+学科综合

考两科(外国语+管理类综合能力)、考三科(政治+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考四科(政治+外国语+数学/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通过制度

及格通过,单科满分100分,每科考60分通过

学校择优录取,每年国家线浮动变化

补考制度

保留成绩 允许补考

不允许补考

毕业证书

硕士学位证

毕业证+学位证

时间成本

免试入学 时间成本低

考试入学 时间成本高

报考难度

较低

非常卷

含金量

不错

认可度很高

02.职场人自救指南:对号入座选考试!

🔴 从含金量上来说,在职非全统考更好!

申硕同等学力者在毕业后将获得结业证书及硕士学位证书,归类为单证在职研究生;相反,在职非全统考生毕业后则会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双证。

单证主要起到提升学位的作用,而无法提升学历。相比之下,双证则能同时提升学历和学位。所以,若从含金量这一角度出发,显然在职非全统考更具优势,因为它能同时带来学历和学位的提升。

🔴 从通过率角度来说,同等学力申硕更好!

同等学力申硕入学时免试入学,先学后考,课程结业后通过申硕统考和论文答辩即可获得证书。申硕统考采取及格通过制度,满分100分,单科考60分即可,而且可保留成绩,多次补考,整体通过率更高。

在职非全统考入学时采取联考入学制度,通过12月联考初试和院校复试后择优录取,且初试科目根据报考专业的不同,从考两科到考四科不等,竞争激烈,因此通过率不太高。

因此,仅从通过率层面来说,同等学力申硕更好,简单易通过!

🔴从报考需求来看,各有差异!

每个人报考在职研究生的目的都不尽相同,有的同学是为了深入钻研专业知识,有的同学则是为了评定职称,还有的同学则是出于积分落户等实际需求。

单证形式的同等学力申硕,在毕业后只能获得学位证书,并不能提升学历。例如,在北京积分落户的政策中,往往要求双证齐全,这时同等学力申硕便无法满足条件。然而,在医生、教师等职业的职称评定中,通常只要有硕士学位便符合基本要求。因此,对于那些希望以较低难度和较高通过率来获得硕士学位的人来说,同等学力申硕因其高性价比而更具吸引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报考方式。

另外,在职研究生的谣言非常多,比如下面这些,你信就输了!

谣言1:“单证没用,企业不认”

错!外企私企更看重学位证,学信网可查,跳槽涨薪一样香。

谣言2:“12月联考包过班靠谱”

醒醒!录取率摆在那儿,没实力报班也是送钱。

谣言3:“同等学力申硕是野鸡大学”

人大、上财等985/211都在招,官网可查别被忽悠。

……

职场人的焦虑,35岁前是能力不足,35岁后是学历不够!别等HR用硕士优先卡你晋升,才后悔没早做选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