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继续围绕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些细节,进行剖析。
话说康熙授意胤禛,开启追比国库欠款工作后,太子立刻急得成为了热锅上的蚂蚁。
因为他欠了国库50万两银子,却一时半会找不到筹钱的渠道。
这时候,太子的“卧龙凤雏”司马尚、黄体仁闪亮登场了。
他们盯上了几个盐茶道的官缺,并帮太子联系好了买家。
只要太子肯点头同意,50万两银子马上到账。
为了尽快堵上自己欠款的窟窿,太子也就只好同意了。
然而,太子的“卧龙凤雏”办事着实不缜密。
这种一旦被曝光就会震惊朝野的绝密事情,他们居然让八爷党的人知道了。
八阿哥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这个改天找机会咱们再分析。
从这个细节,也足见八爷党的情报工作能力的确是很强大。
八阿哥知道后,并没有急着去掀太子的底牌,而是安排自己的心腹揆叙,故意带着那几个外放的官员去面见康熙,想通过这个方法,把太子卖官的丑闻透露给康熙。
因为康熙只要看到那几个歪瓜裂枣的官员,即将去上任这么重要的差事,立刻就会明白这其中的一切猫腻。
到时候,无须多说,太子自己就暴雷了。
揆叙在来到皇宫后,按照他的原计划,他其实是想直接见康熙的。
但是却被大内总管李德全拦了下来。
李德全给出的建议是,此刻康熙心情正不好,最好不要去打扰他。
然而,揆叙受八阿哥的交代,必须要完成给太子放冷箭的任务。
他只好祭出了“送银票”的大招,以求通融一下。
不知道事成之后,八阿哥会不会给揆叙报销这笔费用。
凭李德全多年在朝廷当差的经验,他用眼略微扫一下那几个外放官员,再看到揆叙这么急切求见康熙,瞬间便明白这其中的“隐晦”与“龌龊”——这是八阿哥在给太子拆台。
无论如何,他是不愿意卷入这“神仙打架”的纷争之中。
于是,李德全喊来了当值的大阿哥,让大阿哥自己看着处理这件事。
大阿哥在听闻揆叙“添油加醋”地介绍,这些外放官员是经太子同意,并且太子连这些人的面都没见过,眼睛不由得发亮了。
于是,大阿哥便亲自领着这些官员去见康熙。
写到这里,我们不由得产生疑问:其实揆叙本意是想自己领着外放官员去见康熙,大阿哥何不顺水推舟,让揆叙去揭开太子的这段丑闻,还要亲自去呢?
我觉得,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正如李德全所说,彼时康熙心情正不好。当值的大阿哥也必然是知道这个情况的。
如果大阿哥不出面,任由揆叙引着外放官员,前去见康熙。康熙在盛怒之余,反而会认为,虽然是揆叙在揭露太子的丑闻,但是大阿哥故意躲避此事,任由揆叙捅到康熙这边,其用心更为险恶。
那么,康熙在盛怒之下,也许还会迁怒于大阿哥。
如果大阿哥亲自引着这些官员去见康熙,那么大阿哥是按照工作流程,在履行自己的当值职责。康熙再怎么生气,也是不能苛责大阿哥的。
2、大阿哥的这番不顾吃相的操作,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作“利令智昏”。
想当初,八阿哥派人把司马尚、黄体仁、肖国兴替太子在国库借款的信息捎给大阿哥时,大阿哥尚且分辨出这是八阿哥故意让他去揭发太子,看他们的内斗。
大阿哥随即施展“斗转星移”之术,把这个秘密交给了魏东亭,让魏东亭去引爆这个雷。
当时,大阿哥之所以没有中八阿哥的套路,或许是他也分析过,这笔借款不是太子直接从国库借的,直接揭发的话,无法动摇到太子的根本利益。所以,这个风险对于大阿哥而言,是不值得冒的。
但是,这次揆叙引荐的外放官员,的确是太子审批过的,和太子有直接关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阿哥虽然知道自己当面向康熙揭发太子,有落井下石的嫌疑,但是此举可以对太子造成重创。
在大阿哥看来,只要太子倒台了,最先受益的是他本人。
如果权衡利弊的话,大阿哥认为他是利大于弊,收益高于风险。
所以,大阿哥便顾不上考虑那么多了。
诸位觉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