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军首次进行步坦协同作战,却因一疏忽致多名首长牺牲

历史博览馆 2025-02-22 10:01:21

东溪战役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一场经典战役,43军坦克团在42军126师、124师的配合下,向越南东溪地区挺进。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大规模步坦协同作战,因为缺乏实战经验,我军在这次战役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最终,在这场战役中,42军126师副政委林凤云、43军坦克团政治处主任陈佃合、42军124师372团团长麦林达牺牲,43军坦克团政委吴步坤、副团长孙辉以及124师372团副团长向学华负重伤。

在一场战役中有如此多的首长牺牲、负伤,这是自人民军队成立以来都很少见的,而其原因更是令人瞠目结舌,竟然是来源一个非常微小的疏忽。

那么,这一疏忽到底是什么?这场战役的结果又如何呢?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对入侵我国边境地区的越南军队实行反击作战。其中,第41、42、43、54、55军和50军(欠第149师)组成东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

东线兵团出击的第一步就是要对高平地区的越第346师和谅山、同登地区的第3师展开反击。东溪作为连接高平和谅山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一旦我军拿下此地,那么敌人的这两个师就会被分割,从而为我军拿下高平创造条件,

为此,许世友指挥43军坦克团和42军126师、124师组成步坦协同部队,向东溪迅速穿插。

2月17日清晨5时,随着中越边境万炮齐鸣,步坦协同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从边境向东溪地区挺进。

然而,我军的这一行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由于越南地区多山地,坦克在狭窄、陡峭的山路上很难行动,而越军又在一路上部署了很多陷阱,这令坦克行进更加缓慢。

当日上午8时30分,我军前卫部队43军坦克团一营,挺进至一个陡峭悬崖旁时,排头的108号坦克前端突然陷入了敌人的陷阱中。

由于此段道路异常狭窄,仅能通过一辆坦克,这导致全军都被堵在了路上。

而就在此时,敌人突然从山崖上冒了出来,居高临下对我军进行射击,不少战士还来得及反应就中弹牺牲了。

营长见状,立刻指挥坦克向山崖上的敌人开火反击,同时让步兵赶紧躲到坦克后面。

然而,营长刚刚下达这一指令,他的指挥车便瞬间被四五个反坦克炮集火,营长以及指挥车里的其他指挥员均壮烈牺牲。

前卫部队被堵在此地,后面的部队同样也停了下来,一整支部队就这样在狭窄的道路上排了一条长龙,越军趁机用反坦克炮和重机枪对我军展开袭击。

与一营长的遭遇相同,在这次袭击中,其他部队的指挥车也遭遇了敌人的精准集火,最终导致了三位首长牺牲、三位首长重伤。

当这一战报传达到许世友的指挥所后,他震惊不已,当即越级指挥,直接命令尖刀连不惜一切代价冲破敌人封锁。

当时,尖刀连指导员林梦珠就坐在排头的108号坦克里,但是他无论如何驾驶,坦克都动弹不得,无法从陷阱里出来。

在接到命令后,林梦珠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于是果断让后面的坦克把108号坦克整个撞进陷阱里,然后碾着他的坦克过去。

就这样,道路终于通了。此后,我军一路猛进,终于在9时50分抵达了东溪。

东溪守军仅一个步兵营,他们在见到我军坦克部队杀到后,顿时傻了眼,立刻弃城而逃,我军很快就占领了东溪。

战后,我军通过对越军俘虏的审问才得知,原来他们是通过看坦克上有没有天线才精准判断出哪辆车是指挥车的。其实我军只要在出发时,在每辆坦克上都插上一根天线,就可以规避这一问题了。

但是,就是这一小小的疏忽,令我军付出了三名首长牺牲,三名首长重伤的惨痛代价。

不幸中的万幸是,尖刀连在我军最危难的关头,为我军打开了生路,并最终完成了任务。战后,连指导员林梦珠被授予了“战斗模范”荣誉称号,尖刀连被授予了“英雄坦克连”荣誉称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