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吹智是日本二战时期的一名陆军军官,于公元1921年12月5日,出生于香川县绫歌郡山田村山田上神子1473号,是父亲穴吹康太郎、母亲矢奈的第十二个孩子、第八个儿子。
1938年,穴吹智以成为一名少年飞行员为目标,进入了东京陆军航空学校学习。
1939年4月,他进入熊谷陆军飞行学校,成为陆军少年飞行员第六期学员。
1940年10月,他进入大刀洗陆军飞行学校。 1941年3月从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陆军航空队第50航空中队第3中队担任战斗机飞行员,同年10月被任命为陆军下士。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穴吹智驾驶九七式B型战斗机参加了南方战役入侵菲律宾,并于同年12月22日在林加延上空击落一架美国陆军航空队的P -40战斗机,取得首场胜利。

1942年4月,第50战队返回日本,并被重新指定使用 Ki-45“隼”1 型。
穴吹智将他的飞机命名为“吹雪”,取自他的姓氏中的一个字。
该中队被部署到缅甸前线,与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队作战,随后又在缅甸、东印度群岛和中国西南地区作战 。
同年12月,穴吹智晋升为中佐。
同月24日,他在忘记收起主起落架的情况下投入空战,仍然凭借着出色的技术,击落两架飓风战斗机。
一场空战后,当他看到地面上飞机的影子时,他方才意识到主起落架忘记收起来了。
1943年5月29日,穴吹智在吉大港上空击落一架飓风战斗机和一架喷火战斗机。
他心爱的飞机“吹雪”在飞行了240个小时后就报废了,被送往飞机制造厂。

当他收到一架替换飞机隼号时,他将其命名为君风号,取自他妻子名字(君石)的一个字。
1943年10月8日,穴吹智驾驶“君风”号在巴塞因上空击落两架P-38战斗机,还撞上一架B-24轰炸机并将其击落。
10日,他受到航空第3集团军司令员的个人嘉奖。
1944年2月,穴吹智奉命担任二宫陆军飞行学校的助理教员回国,在家乡香川县的高松陆军机场,负责训练缅甸学生的飞行。
在吕宋岛战役中,穴吹智的任务是将Ki-4 战斗机“疾风”号空运到吕宋岛,在空运过程中,他报告说在台湾高雄上空击落了四架美国海军F6F舰载战斗机。
同年12月,穴吹智晋升为军士长。

直至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穴吹智作为明野航空训练部航空训练中队的一员驾驶五式战斗机,参加了日本本土的防空作战,并在报告中宣称自己成功击落了一架 B-29轰炸机。
整个战争中,穴吹智所击落的飞机总数在 51至53架之间。但战后研究人员估计,被击落的飞机数量应该没有那么多,准确的数字应该为30架。
战后,1950年加入警察预备队。

在国家安全队服役后,穴吹智担任过日本陆上自卫队东北地区直升机中队指挥官等职务,最后于1971年以少尉军衔退役。
随后,穴吹智加入日本航空公司并于1984年退休。
2005年6月,穴吹智去世,享年83岁。
作为一名王牌飞行员,穴吹智拥有很多绰号和别名,比如:“白色闪电战斗穴吹”“幸运穴吹”“缅甸桃太郎”和“黑豆舌”。
其中,“白色闪电战斗穴吹”是他自己喜欢的自名。
这个名字指的是第50航空中队的单位标志“闪电”、第3中队的中队颜色“白色”和“战斗”飞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