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里,我们见到过太多家庭暴力事件。
由表及里,又会揭开关于女性的种种悲剧故事。
暴力,不只是施加于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长期折磨下,要么慢慢疯癫,要么绝望反抗。
记得柴静在《看见》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貌。
也因为在门关上后发生的事都是私事,他人问不得,也管不了,所以很多被家暴的女性只有默默承受。
这种压抑的内心状态有一句话可以形容——沉默在尖叫。
而有一部电影,刚好用十足的力道和后劲儿诠释了何为“沉默在尖叫”。
它就是牛逼闪闪的《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
这是一部有着大尺度血腥暴力画面的限制级电影。
更是一部将女性的隐忍与爆发刻画到极致的反思电影。
一个女人,究竟遭受了什么样的屈辱和伤害,才会逼得她拿起镰刀屠灭整个村子?
在我看来,这个残酷的故事值得当下再次品味。
故事的两位女主人公叫金福南、海媛。
她们是发小,小时候在一座小海岛上一起生活。
因家境不同,两人后来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海媛去了首尔读书、毕业、工作,成为一个从事金融业的白领。
金福南留在岛上,嫁人、生孩子、做农活,成了一个任劳任怨的农妇。
不过,成年后的海媛虽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她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一团糟,人缘也不好。
为了放松心情,她打算回到小岛去休假。
只是没想到,这一别十几年的姐妹再相见,竟是以沾满鲜血的屠杀收尾。
电影里,性格开朗的金福南热心地招待海媛,但从登上岛的那一刻起,海媛就感受到了这里严重的男尊女卑观念。
金福南会因为直呼丈夫名字而被骂,她的女儿不被允许上学。
男人上房修个屋顶,岛上的四个老太太就围在一起说着:
还得有男人,就算一打女人也做不了。
但她们却无视几乎包揽了岛上全部农活的金福南。
在这些表面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外,还有一些关在门内的事情颠覆着三观。
同在屋檐下的光棍小叔子会趁着他哥出去打渔时侵犯金福南,金福南忍气吞声任由他来。
而丈夫其实也知道这一切......
然而,残忍荒唐的事不止这些。
金福南的丈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首尔招一个妓女来家里,而金福南就在门外一边听着一边大口大口吃饭。
老姑姑会嘲笑她:听着那种声音你怎么吃得下?看看你,吃相像猪一样。
海媛也震惊于竟然连这种事都可以忍,但金福南只是傻笑着回答:
这里的男人就这样。
可以说,金福南早已把常人难以接受的一切都当作了家常便饭。
但人终有底线,金福南的底线就是女儿。
然而她隐约感到丈夫在对10岁的女儿下手,于是决定带女儿逃走。
可还没离岛就被抓回来一顿暴打,女儿也被丈夫猛得推倒后意外死亡。
金福南一下疯了。
更让金福南寒心和绝望的是,她唯一可依靠的海媛目睹了实情,却谎称自己那天正在睡觉。
烈日炎炎的午后,金福南像疯了一样在地里挖土豆,一袋接一袋,好像在用疲惫来麻痹自己。
忽然,她停下来,扔掉手里的土豆,慢慢抬头望向太阳。
直视太阳让她眼睛发酸、晕眩,随后她握紧了拳头。
金福南自言自语:
我久久注视太阳,它在对我说话。
说完,她就拿起一把镰刀将田间乘凉的三个老太太砍死。
随后,她开始一一猎杀岛上所有在这些年里欺负过她的人。
侵犯她无数次的小叔子的头被割下挂在了树上,一直家暴的丈夫被她连砍十几刀,并大喊:忍着,待会给你涂大酱就不疼了!
连杀7人后,金福南化上妆,穿上从没有穿过的白色连衣裙离岛。
逃跑的海媛成了她最后的目标,她要找到这个曾经最亲密却也最让人失望的姐妹......
电影《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是导演张哲洙的电影长片处女作,充满了禁忌、情色、畸形与杀戮。
他是已故的导演金基德的门徒,曾担任《海岸线》《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副导演。
张哲洙的这部处女作里有着很明显的金基德电影的影子。
比如,封闭环境下的人性阴暗面、命运轮回、压抑不得排解之后的自虐与虐杀。
小岛的设定就似《漂流欲室》里的水上小屋,也似《春夏秋冬又一春》里的湖中寺庙、《弓》里的永不靠岸的渔船。
电影里,荒唐的人际关系、对人体的施虐和对血色的崇拜也是在贯彻金基德的“残酷艺术”。
不过,这些外在的元素并不是《金福南杀人事件》最让人难忘的地方。
它有噱头有猎奇,但比金基德的隐喻风格更贴地、更有现实共鸣。
电影里对不同的女性角色的三种刻画很有深度。
第一,是金福南的热情待人、卑微乞求与海媛的全程冷漠自私之间的对比。
从开篇海媛只顾保全自己不敢指认凶手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都市人。
即使那个酒吧女孩被混混打死也没有激起她的正义心。
来到小岛后,农活繁重的金福南还要给她做饭送饭,她把一切照顾当作理所当然。
海媛高高在上接受着金福南的仰望,她只把这里当作短期休假的地,至于发小的悲惨人生,她只做了解,未想帮忙。
就算金福南哭着乞求带她们母女离开,海媛也只是应付地说“下次”。
我们隐隐感觉到,因地位、身份之差,可能海媛从小到大都没有把朴实的金福南当作朋友,仅是利用而已。
第二,是岛上的老年女性的畸形心理。
想必她们年轻时也与金福南的人生相似,被辱骂被家暴也是家常便饭。
终于多年媳妇熬成婆,可年老的她们不仅不对金福南感同身受,反而选择了将压抑转嫁,欺负和压榨更年轻的女性。
金福南的姑姑经常“开导”金福南说:女人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弱者对弱者的欺凌、女性对女性的压迫,这才是最无奈且荒谬的。
第三,是金福南小女儿的心理。
由于自小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父亲还时常招妓,小女儿的心理也过早成人化。
她会学着妓女的样子化妆,跟海媛在一起时总会去触摸海媛的胸部。
还说自己想快快长大,这样爸爸就会“爱我”。
小女儿正在被培养成金福南的替代品,女性身上的悲剧在循环。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金福南的悲剧命运,小岛上的其他女人们为何这么扭曲?
这可能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四面环海的封闭小岛是一个自有一套社会规则的法外之地,笼罩着一层如毒药般侵入人们骨髓的潜意识。
这潜意识就是父权第一、男性至上。
你看岛上的女性们,不论男女老幼,都好像机器人一样顺从服从男性。
她们说话时的样子,做出的行动都好似指令,或者说像是本能反应。
老妇人们要时刻吹捧男人贬低女人。
年轻女性要满足男人的性欲,还要时刻承受他们的暴力,不敢反抗。
此环境下长大的小女儿也从小小年纪起就知道要讨好父亲,要变成父亲喜欢的女人的样子。
这十分可怕,因为这已经不是单独个体的言行,而是一种深深的集体意识让她们不带思考、无条件认可男人至上。
如此一来,岛上的男性自然不会把女性当作人看待。
打骂女人也好,将自己的妻子“共享”也好,招妓也好,一切都很自然。
可能他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看着他们父辈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模仿的。
比如,导演用一段闪回戏暗示了一个更残酷的隐线。
少女时期的金福南曾为了保护海媛而被岛上的四个男孩猥亵。
结合片中出现的四个中年男性,可以推测他们便是金福南的丈夫与小叔子、渡船司机、警察......
因此,金福南后来控诉说:
我不止被一个混蛋强暴,我被他们每个人强暴!
可见这四个男人从小就一直在欺负她,而且金福南的女儿其实也不确定是谁的孩子。
还有岛上那个一直在吃“笨笨草”的老头,他的隐秘过去也很有意味。
老头是上一代男性里的唯一幸存者,从一场海难中死里逃生。
岛上的女人们怀疑是他在出海时杀了她们的男人,所以起初对他拳打脚踢发泄情绪。
但后来,寂寞难耐的女人们就轮流接他回家吃饭过夜,其实是充当性工具。
受尽欺凌和羞辱的他不再说话并常年咀嚼笨笨草,或许就是为了装傻避世吧。
因此,老头其实可以看作是上一辈的男版金福南,他了解这座岛的所有丑恶之事。
在《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中,金福南在烈日下缓缓起身与太阳“说话”以及举起镰刀的画面既有诗意又有力量,已经可以列入女性主义电影的标志性场面。
电影结尾,唯一死里逃生的海媛躺在地板上的身形叠化为小岛的形状,寓意着女人在这里死去、在这里沉默。
女性人形岛的意象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也有出现,也有人解读那暗示着派死去的母亲,可以说异曲同工。
除了女性议题外,片中还有一句台词后来被影迷们频繁提及。
那就是结尾金福南找到海媛后对她说的:
你这个人太不亲切了。
这句台词点出了一种更有普遍意义的现代人心理。
电影里,冰冷自私的都市白领海媛未尝不是我们内心的写照。
趋利避害、冷眼旁观,目睹他人遭受侵害却不敢伸出援手,生怕给自己惹麻烦。
影片开头酒吧女孩的惨死和结尾金福南的死去,两起悲剧都与海媛的冷漠直接有关。
她也是凶手,或者抽象出来说,当代人的冷漠即是无形的凶手。
想想,我们身边也有太多“你太不亲切”的事情发生。
有老人小孩出事故后见死不救的、有女性当街被猥亵却无人劝阻的、有人跳楼时围观看客喊“跳啊跳啊”的……
当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不亲切”逐步蔓延,当我们对身边的一个个悲剧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时,那整个世界就太可怕了。
而这样的结局只能是,当悲剧降临到你身上时,当你惊恐地向四方求助时,回以你的同样是冷漠的眼神和无动于衷。
所谓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千万别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