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奥巴马当部长的朱棣文:50岁首回苏州老家,称我是完全的中国人

加油小月月 2025-01-21 09:00:41

导读

在华人科学界,有三位不容小觑的朱氏兄弟,他们的成就背后不仅是个人的努力,更是一个高知家庭的熏陶。朱棣文作为家中的小弟,身上背负着怎样的期望与责任?他的故事不仅是科学探索的旅程,更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想知道这些科学家背后的家庭故事和他们对祖国的情感?继续往下看!

在世界科学界的华人面孔中,有三位不容小觑,他们分别是朱棣文的哥哥和弟弟。

哥哥朱经武,199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职;弟弟朱经熙则在斯坦福大学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这两位学术大哥不约而同的走上了物理学研究之路。

或许是受到了家里的影响。

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一位弟弟对探索未知世界有着狂热的爱好与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最终也走上了物理学研究之路。

这位弟弟就是朱棣文。

如今想要谈论朱棣文所取得的成就,必然离不开他那充满高知家庭氛围的原生家庭。

高知家庭出自

朱棣文的父亲名叫朱汝瑾。

年轻时的朱汝瑾自清华大学毕业后,便赴美留学,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研究生毕业后,朱汝瑾在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地教授课程,学术地位与声望相当高。

朱棣文的母亲则是一位充满艺术气息的女性。

虽未曾走出国门,但她从容优雅的气质以及高超的绘画技艺无一不让人折服。

更为难得的是朱棣文的三位姑姑个个都聪明绝顶,她们在当时也都成为了社会栋梁。

其中有两位姑姑在芝加哥大学教授课程,而另一位则是在伊利诺伊大学任教。

而朱棣文的哥哥和弟弟也都与朱汝瑾一样走上了物理研究之路,一时间整个家庭可谓是人才济济。

如此这般高知家庭出身的朱棣文,从小耳濡目染之下,竟也养成了对探索世界未知的好奇心。

同时他也具备了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

再加上为人低调朴实且善良有趣的性格,时至今日依然深受大家喜爱。

在谈及为人处事时,朱棣文却表示自己的原则是宁可不站出来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存在,也不做任何有损他人利益之事。

这或许就是为人师表的气质吧。

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在做研究时又如何能够不沉迷其中、不痴其粉癫?又如何能够不拥有一颗尊重知识、尊重他人的内心?

纵观朱棣文的一生,鲜有负面新闻传出,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不争不抢,默默无闻却又充实。

这或许就是华人骨子里的那种性格吧,高调也好,低调也罢,全看如何理解自己的人生。

华裔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现如今不少人说华人在外享受着他国优厚的福利,亦为他国做出巨大贡献,这又如何能够不让外界反感?

而且在外界看来,华人似乎只追求眼前利益,根本不管母国未来将会怎样。

但仔细观察那些取得显著成就的华人身上,我们会发现一个共性,他们心中都有着祖国情怀。

现如今的朱棣文回想起当初离开故土满怀留恋与愧疚,他表示自己是“完完全全的东方大国人”。

在得知父亲寻根问祖、回到故乡的消息时,他表示一定要随父亲一起回去看看家乡模样。

第一次回到江苏苏州太仓这片土地上,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而又熟悉;2000年为了家乡教育事业发展,捐建了一所名为“太仓朱棣文小学”。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华人在外逐渐成为了各个领域顶尖人才,可他们却从未忘记过自己的根。

在谈及东方大国发展迅速时,朱棣文满是欣喜,他说“我们的国家正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

当有记者问道:如果能够回国工作,你愿意吗?朱棣文爽快回答道:“当然愿意,我一直都想回国工作”。

可见,在心中早已将祖国放在心头,虽然身在异乡,却始终挂念着母国,也为母国的发展感到自豪与欣喜。

当美国能源部长

2004年,朱棣文成为加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首位亚裔主任,这个实验室对于研究核能和基础能源至关重要。

或许是因为长期从事物理学研究,对于一切事物都带着好奇心与探索欲,朱棣文从事起能源方面的工作来也是得心应手。

时光转眼到了2009年,这一年奥巴马上任总统,而朱棣文被任命为能源部长一职,成为美国当局少数几位华裔官员之一,可见其能力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

担任能源部长期间,最让其记忆犹新的是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问题,同时他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才能够取得进步与突破性成果。

所以他开始推动美国对于基础科学事业的投入,将资金逐年提高到大约160亿美元,并且极力倡导中美在基础科学领域进行合作,实现双赢局面。

据悉朱棣文卸任后,美国曾对其进行了一番调查,其中归纳出的主要原因是朱棣文曾力挺气候协议,与东方大国达成合作共识,而这恰恰是奥巴马当局力排众议的重要一环。

现如今东方大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科学技术发展上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很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前辈们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基础之上的。

而我们的前辈们正是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国内,同时也把本土特色带到国外,实现文化与科技互通有无,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

据悉朱棣文在诺贝尔奖颁发仪式上,就曾表示:我代表我的团队、我的国家和文化来接受这个奖项。

我接受这个奖项,并不是代表我个人,而是代表着整个团队、整个国家文化来完成这次交流,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东方文化的重要性和它所蕴含的力量。

其实归根结底,不论身处何地、何种肤色,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家国情怀,华人科学家更是如此。

结语

朱棣文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华人科学家不仅在追求个人成就的更深藏着对祖国的热爱与责任感。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去猜想,如何在追求事业的不忘根本,心系家国。你们觉得华人在外奋斗是否真的能兼顾个人与国家的利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1 阅读:926
评论列表
  • 2025-02-06 14:49

    你是美国人。连中文中国字都 不会[笑着哭]

  • 2025-02-06 13:00

    除了心

加油小月月

简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