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美国政治新闻网4月1日消息,德国正式开启二战后首次永久性海外驻军计划,将在立陶宛部署5000人装甲旅。此消息一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国际局势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德国此次驻军行动背后有着诸多复杂因素。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安全格局急剧变化。冲突的持续,让欧洲各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尤其是位于东欧的国家,如临大敌。作为欧洲大国,德国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与此同时,美国在军事战略上的调整,也给欧洲防务带来了新的变数。特朗普执政时期曾下令从德国撤走近万名美军,使得欧洲在军事防御上出现一定的力量空缺。德国此次驻军立陶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缺,维护欧洲内部的军事稳定。
德国(资料图)
从德国自身角度出发,其在欧洲的话语权随着英国“脱欧”而有所上升。作为传统欧洲强国,德国期望借此机会改变长期以来纯防御型的国防政策,积极介入地区安全事务,在欧洲安全事务中掌握更多主动权。此次驻防立陶宛,正是德国在这一战略意图下的大胆尝试。
特朗普或许未曾料到德国会迈出这一步。在特朗普的战略设想中,从德国撤军一方面是出于对德国军费开支“不达标”的不满,另一方面是试图通过此举向德国施压,在贸易等问题上获取更多利益。他认为,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存在让美国承担了“巨大成本”,而德国等欧洲国家没有给予足够的回报。然而,德国此次宣布驻军立陶宛,打破了特朗普的原有布局。德国不再仅仅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而是开始主动在欧洲安全事务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这无疑让特朗普始料未及。
普京(资料图)
对于俄罗斯而言,德国在立陶宛驻军的消息无疑是一个重大刺激。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已明确表示,若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俄罗斯将采取对等回应措施。如今德国在靠近俄罗斯边境的立陶宛驻军,且驻军规模达到5000人,这让俄罗斯感受到了直接的军事威胁。俄罗斯一直将波罗的海地区视为自身安全的重要屏障,德国的这一行动无疑是对俄罗斯安全底线的一次挑战。普京曾强调,俄罗斯将不再受此前承担的单方面暂停部署中短程打击武器的约束,包括加强俄海军岸防部队的作战能力。这表明俄罗斯已经做好了应对德国驻军带来威胁的准备,未来不排除采取一系列军事和战略上的调整。
德国驻军对立陶宛及周边地区局势的影响不容小觑。立陶宛作为北约和欧盟成员国,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立陶宛与波兰边境地带的“苏瓦乌基走廊”,是北约与俄罗斯双方争夺的焦点。从北约角度看,它是波兰沟通立陶宛再向波罗的海三国延伸的重要战略通道;从俄罗斯角度看,它是连接加里宁格勒与白俄罗斯之间的唯一战略通道。德国驻军立陶宛后,无疑将加剧该地区的紧张氛围,使立陶宛成为北约与俄罗斯对峙的前沿阵地。这不仅会影响立陶宛自身的安全局势,还可能对整个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平衡产生深远影响。
德国(资料图)
国际社会对于德国驻军一事反应不一。北约内部,部分国家对德国此举表示支持,认为这有助于加强北约东翼的防御力量,应对来自俄罗斯的潜在威胁。但也有一些国家对此表示担忧,担心此举会进一步激化与俄罗斯的矛盾,导致地区局势失控。而在北约之外的国家,大多对地区局势的走向表示密切关注,担忧德国驻军会引发俄罗斯的强烈反应,进而导致整个欧洲地区陷入更大的军事危机。
当前,德国宣布在立陶宛驻军,让本就复杂的欧洲局势更加扑朔迷离。战争的风险似乎在悄然增加,和平解决俄乌冲突的前景也变得更加渺茫。未来,欧洲的安全格局将面临重大调整,德国、俄罗斯、美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将经受新的考验。世界正拭目以待,看各方将如何在这场地缘政治的博弈中出牌,避免局势走向失控的深渊。
气死老蒲,世界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