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汗出异常值得特别关注

青囊译录 2024-08-28 06:36:16

关于汗出过多前面有文章专门介绍过,时下已经是处暑节气,立秋已经过去半月有余。今年立秋又是早立秋,民间有句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然而,不仅南方热度不减,北方也依然热浪滚滚。大自然的气候我们左右不了,只能顺应自然变化,在生活中又有哪些烦恼呢?

最近来咨询汗出异常的人比较多,这也是本期介绍汗出过多的缘由。先来分析一下今年早立秋却依然有“热死牛”的原因吧。从五运六气来看,2024年上半年太阳寒水司天,而下半年是太阴湿土在泉。当下正值下半年太阴湿土在泉之气当值。

有朋友问这天气难道跟司天在泉之气有关?答案是肯定的,太阴湿土当值特点是“湿”字主导,在人体之象应在中焦脾土。我们都知道脾主升,胃主降,四维轮转才是健康之道,而脾最惧湿重,其特点是喜燥恶湿,一旦湿太过,脾的运化能力就会下降。脾主升的功能一旦得不到充分发挥,胃主降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脾胃脏腑功能一阴一阳的功能特性真实写照。中焦运化功能失调,接下来就是表现出来的症状。比如:上热下寒,食欲不振,饮食不下,水湿代谢紊乱,肢体困重、麻木,更有甚者疼痛。

其中汗出异常也与此有关。汗为心之液,生活中为了适应气候变化,热了有汗出属于正。,但是大汗淋漓的大量出汗,或者汗出如水则属于汗出异常范畴。还有一种是出汗后衣服上不见“汗碱”,并且是时时汗出,都属于异常情况。

在陈士铎《辨证录》卷七·汗证门中关于汗出给出调理方案,其中有一条针对吃饭汗出异常的转录于此,供大家查阅参考:

人有饮食之时,头项至面与颈脖之间大汗淋漓,每饭皆如此,然身又无恙,人以为阳气之旺也,谁知是胃气之盛乎。夫胃气即阳气也,胃旺则阳旺,而分为二者何故?不知阳旺者,合三阳而言之;胃旺者,单举胃一经而言之也。胃本属土,无水谷之入,则胃气安静。即处饥饿之时,而其火暗起,亦不过在胸膈间,不能上至于头项。惟得水谷之气,填于阳明之经,则胃中之火,借水谷之气以助其势,遂化汗而上腾,越出于头面之上下也。此等之汗,明是胃火之盛,由于心包之火旺也。心包生土以生火,非助火以害土。胃得火生以出汗,不同于邪火之自焚也。故止出汗于上焦,而不亡阳于下焦耳。治法泻胃火之有余,不可损胃土之不足,使胃平而汗自止也。

方用收汗丹:

玄参三钱, 生地三钱, 荆芥一钱,五味子三分,桑叶十片, 白芍五钱 ,苏子一钱,白芥子一钱,水煎服。

(换算剂量:玄参9克,生地9克,荆芥3克,五味子1克,桑叶9克,白芍15克,苏子3克,白芥子3克)以上剂量为换算后剂量,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笔者常加倍使用,在此特别注明。

服一月痊愈。此方不去泻胃火,反去滋阴。盖阳之盛者,阴之衰也。补阴则阴旺自足摄阳,不必止汗而汗自止。况方中有桑叶、荆芥为引经止汗之药,白芥、苏子为消痰定气之品,原调剂之咸宜,抑阳而归阴,化汗而为精,又何疑乎?然必久服而始奏效者,以调胃之药,宜和缓而不宜急遽也。

此症用龟豕膏亦奇效:

杀猪心内之血一两龟板膏二两五味子二钱,为末煮成一块,口含化咽,服作一次。食完,永不再发。先将龟板融化,后入猪心血,再入五味子末,调化膏,切片,含化。神方也。

1 阅读:3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