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体生命所必需的基本生理需求之一。不仅可以恢复身体功能和延长寿命,还能提高记忆力和创造力。
你有没有感觉如果前一晚没睡好或熬夜之后,第二天身上各处都不舒服,心脏怦怦跳,头昏脑涨,食欲也不好。
睡眠不足或熬夜不仅只是犯困缺觉那么简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如果睡不好,等于在身体内“养毒”。长期睡眠不好容易导致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工作能力变差、运动技能下降、容易生病、看不清、皮肤变差、白天打盹、易饿、体重增加、易冲动。

1.入睡困难
到了睡眠时间躺在床上,但睡不着,睡眠等待时间可能在半个小时以上。
2.维持睡眠困难
入睡可能比较容易,但在睡眠过程当中经常觉醒,觉醒的时间相对比较长,甚至出现再次入睡困难的问题。
3.生物节律紊乱
有人由于经常生活不规律,入睡时间和觉醒时间比较乱。这种生物节律紊乱的类型在年轻人身上发生的比较多。
4.多梦
正常睡眠当中很少感觉到做梦,但有的人会感觉梦境的内容特别清晰,强烈,这就说明睡眠相对比较浅,而且会反复发生觉醒。
5.打鼾
睡眠打鼾又称呼吸暂停。这种人入睡比较容易,睡得感觉也还比较好,且睡的时间也比较长,但睡眠质量是比较差的。由于反复发生呼吸暂停会造成身体反复缺氧,造成大脑心脏和其他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的问题。
6.主观性失眠
其实有的人会感觉自己睡的不好或者睡眠质量比较差,甚至感觉自己睡眠时间特别短。医生观察也容易出现这种矛盾的现象,监测的结果和病人的描述是不一致的,这种叫做主观性失眠。
睡眠不好带来的危害1.诱发心理疾病
睡眠时间太短或过长易导致焦虑、抑郁等,还可能诱发心理疾病。
2.认知功能受损
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人体认知功能受损,睡眠障碍会造成健忘、恍惚、难以集中精神等问题。
3.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很多激素会在睡眠期间分泌,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
睡眠不足会引起身体应激反应,使机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分泌更多的皮质醇激素,容易引起血糖调节障碍、血糖增高,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4.增加心脏病风险
有研究显示,以6小时至9小时为“最佳睡眠区间”,睡眠不足或睡太多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5.免疫力降低
睡眠状态下,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将坏死的组织、毒素、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让白天酸痛的关节、肌肉得到休息。
假如睡眠不足,会降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免疫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身体就无法对细菌、病毒、癌细胞等进行抵抗,导致疾病发生。
改善睡眠的几个方法1.规律生活
尽量每天同一时刻起床,包括休息日,有助于建立“生物钟”。建议7:30前起床,22:30前入睡。
2.减少白天休息时间
午休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
3.增加体力活动
如做操、跳舞、打太极拳、练瑜伽等,有助于减轻入睡困难、加深睡眠,但睡前两小时不要剧烈运动。

4.控制视屏时间
减少看电视、电脑、手机等屏幕的时间。
5.控制饮食
不要空腹或饱腹上床,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饮料,比如茶、咖啡、巧克力,尽量戒烟限酒。
6.睡前做好准备
睡前可洗个热水澡或热水泡脚;穿宽松睡衣;枕头高低、软硬合适,被子薄厚适当;关灯、关好门窗、拉上窗帘,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7.控制夜尿次数
睡前两小时避免进食及大量饮水,以免频繁起夜。如果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考虑药物治疗。
8.不赖床
过多赖床会导致睡眠片段化和浅睡眠。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