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河南发生大饥荒,3000万人为了生存,为了口吃的,不得不背井离乡,后来在逃荒的路上,光饿死的就有几百万人。
3000万人为了生存,他们背井离乡,这背后到底是谁造成的?这话还得从蒋介石炸开花园口说起。
1938年5月下旬,日军占领徐州后沿龙海铁路西进向郑州进攻,计划占领郑州在夺取武汉的目标。
当时武汉是国民政府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蒋介石为保卫武汉,为给武汉争取时间,决定炸开花园口,阻挡日军的进攻。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花园口决堤虽然打破了日军进攻武汉的计划,为保卫武汉争取了时间。但淹没了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40余县的大片土地,给当地老百姓造成极大的灾难,有80万人遭到黄河水被淹死,千万人流离失所。
据说,蒋介石炸开花园口后,并没有淹死多少人日军,一种说法是,花园口决堤淹死1000至2000多人。
另一种说法是,5000至20000万日军被淹死,至于那种说法比较可靠,也没有完全历史记录,无法确定具体数字。
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蒋介石炸开花园口,河南、安徽、江苏成了黄泛区,连续几年灾难不断。
自蒋介石炸开花园口决堤后,河南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连年征战,日军在河南发动过10多次大规模进攻,占据河南40多个县。
日军在河南横行霸道不说,国民党也在河南横行霸道。
连年的天灾,老百姓手里没有多少粮食,驻扎在河南的第一战区司令蒋鼎文和31集团军汤恩伯不管河南老百姓的死活,强征老百姓的粮食。再加上国民党官兵,纪律涣散,打、抢、拿老百姓的东西,为害乡里,老百姓更是雪上加霜,日子一天比一天更不好过。
1942年,由于连续数天没有下雨,粮食颗粒无收,河南开始闹大饥荒。因为没有粮食吃,就挖野菜,野菜吃完,就吃树皮,吃观音土,确实没有吃的了,怎么办?总不能在家里等死吧?3000万逃荒大军开始了。

他们在要饭的路上,年轻人、妇女、老人、小孩儿,有的拉着车子,有的推着车子,车子上坐着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有的相互搀扶着,有精无力的走着。
他们每个人沧桑的脸上面无表情,他们该何去何从谁也不知道,唯一的渴望就是能要到饭,全家有口吃的,有个住的地方就满足了。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能去哪里要到饭,在整个河南都处于饥荒处境,至少在河南是要不到饭。如果去安徽、江苏?他们哪里也不比河南会好,再者路途那么遥远,他们能不能走到哪里还未知?

据有关资料记载,洛阳到郑州这一段路上,到处是饿死的老百姓,有的老百姓歪在地上奄奄一息,路边的树皮被逃荒的吃的只剩树干,看到这个场景有多么凄惨和无助。
河南政府官员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把河南逃荒和饿死人的情况上报给蒋介石。蒋介石对于河南逃荒和死人事件,不但置之不理,他只关注征兵、征粮,其他的不管,也不相信河南会有这么多人逃荒和饿死。
后来有一个河南人的叫郭仲隗,他是政府参政员,他把河南灾民吃的榆树皮、观音土、雁粪等带到大会上当众展示,并把几千万人是怎样逃荒的又是怎样饿死的一一阐述。
经过参政员郭仲隗的真实报告,重庆国民政府对河南的灾情才被认可,后派重庆要员到河南灾区实地考察灾情,赈济灾民。
此次惨绝人寰的大饥荒,造成30000万人受灾,300万人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