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看《方世玉》的时候,最让人手心冒汗的就是李连杰和胡慧中那场踢腿戏。现在想想,胡慧中敢不用替身直接上阵,那得有多大勇气啊!要知道李连杰可是拿过五届全国武术冠军的高手,他这一腿扫过来,别说是个大活人,就是块木板都能给踢碎了。可人家胡慧中后来上节目说了,跟李连杰拍戏特有安全感,这话听着新鲜吧?这事得从剧组规矩说起。导演元奎是个较真的人,拍打戏最烦用替身。有场戏是李连杰飞起一脚直冲胡慧中太阳穴,现场所有人都捏把汗。李连杰倒是淡定,开拍前拿着尺子量了半天距离,跟胡慧中说:"姐你放心,我这脚准头比裁缝剪布还精细。"果然正式开拍时,他那腿就跟装了刹车似的,离胡慧中脑袋就两公分稳稳停住。要不说专业的就是不一样,这手上没十年功夫谁敢这么玩?要说这片子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得数那个歪着脖子瞪人的九门提督。谁能想到这凶神恶煞的角色,当初是导演在更衣室"捡"来的?那年赵文卓才二十出头,刚从武术队出来,连镜头往哪看都不知道。有回试镜打了一套通臂拳,把元奎看得直拍大腿:"就这小子了!"可问题来了,赵文卓长得太正气,怎么演坏人都像卧底。还是老戏骨萧芳芳给他支招:"你试试斜着眼看人,就跟上学时老师瞪你似的。"就这么着,电影里那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斜眼提督诞生了。
说起剧本那才叫有意思。刘镇伟当年正忙着拍《东成西就》,白天在片场折腾梁朝伟的香肠嘴,晚上还得给《方世玉》赶剧本。要说这编剧也是神人,五天工夫就憋出个经典本子。李连杰看完剧本乐得直拍桌子,连夜给刘镇伟打电话:"老刘啊,你这故事比我打十套拳还带劲!"其实最绝的是金庸老爷子给起的那化名"李阳中",听着就跟武侠小说里扫地僧似的,谁猜得到这是李连杰本尊?当年李连杰刚从黄飞鸿的坑里跳出来,憋着劲要换个活法。嘉禾公司那档子事闹得满城风雨,转头又碰上经纪人出事,搁普通人早崩溃了。可人家愣是带着几个兄弟自立门户,整出个正东电影公司。拍《方世玉》那会穷得叮当响,全组人挤在个小破楼里,盒饭都得自己掏钱加鸡腿。可就是这帮子穷光蛋,愣是捣鼓出个经典来。现在看这片子,打戏是真刀真枪的实在,哪像现在动不动就电脑特效满天飞。
记得有场戏是李连杰在染坊里跟人干架,那竹架子晃得人心慌。后来才知道当时威亚都没绑牢,全靠李连杰腰腿功夫硬撑着。赵文卓更绝,有回吊着钢丝转圈,转着转着把早饭都吐出来了,擦擦嘴接着拍。现在的小鲜肉怕是受不了这罪,擦破点皮都得送医院。要说那个年代的演员是真拼命,难怪拍出来的打戏看着过瘾。这片子里还有个隐藏彩蛋,不知道大家注意没?雷老虎老婆李小环那连环腿,看着跟跳舞似的,那可是胡慧中自己琢磨出来的。她跟武术指导较劲:"凭什么女的就不能使腿功?"愣是把自己关在练功房三天,整出套既漂亮又狠辣的腿法。后来跟李连杰对打那场戏,两人你来我往跟跳舞似的,看得人眼花缭乱。现在回看才发现,那哪是打架,分明是武林高手在秀恩爱。
说到这不得不提当年的港片江湖。1993年那会,香港电影就跟下饺子似的,一年能出三百多部片子。导演们白天拍武侠,晚上写喜剧,个个都是拼命三郎。就说元奎导演吧,拍完《方世玉》转头就去搞《中南海保镖》,中间还抽空给成龙电影当武术指导。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电影人真是把一天当两天用,难怪能留下这么多经典。最近翻出老碟片重温,发现个有趣细节。李连杰在戏里使的招式,看着像街头混混乱打,仔细瞧都是正儿八经的洪拳套路。倒是赵文卓那个反派,一板一眼全是学院派打法。这正邪双方的武功路数,暗戳戳地较着劲呢。要说导演这心思够细的,打戏不光图个热闹,里头门道深着呢。
看着现在满屏的武侠剧,动不动就慢镜头转圈圈,真是怀念《方世玉》那个拳拳到肉的年代。记得有场码头群殴戏,三十几个武行真打实斗,拍完个个鼻青脸肿。现在都用电脑合成,倒是安全了,可怎么看怎么假。有时候琢磨,到底是技术进步了,还是咱们的胆子变小了?最后说个冷知识,当年电影里雷老虎那句"以德服人",现在成了网络流行语。可谁知道这句台词是刘镇伟在片场现编的?当时剧本上就写了个"讲道理",演员随口秃噜出这么句,没想到成了经典。所以说好作品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各位看官要是闲着,不妨翻出这片子再看看,保准能发现新乐子。话说回来,你们记忆最深的《方世玉》片段是哪个?是李连杰的板凳功,还是赵文卓的歪脖子瞪眼?欢迎来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