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重达32吨“镇海吼”,千年不倒,却毁在专家的“自作聪明”上

江卿曻啊 2024-12-26 09:39:00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在河北沧州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尊重达32吨的铁狮子,它以“镇海吼”之名闻名于世。

作为一件铸造于公元953年的古代杰作,这尊铁狮子不仅是沧州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巅峰之作。

然而这尊历经千年风雨、堪称奇迹的艺术品,却在现代的修缮保护中几经波折,不断遭遇“人为”的尴尬与失误,“千年铁狮子,为何会倒在专家的保护上?”

铁狮子的来历与传奇

在中国古代,狮子被认为是威严与守护的象征,而河北沧州的这尊铁狮子“镇海吼”,则将这一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它是一件真正跨越千年的艺术瑰宝,这尊铁狮子高5.47米,身长6.264米,宽近3米,整体重量超过32吨。

据考证,这座铁狮子采用了分层叠铸的工艺——在当时,这是一项极其复杂且耗费巨大的铸造技术。

铸造它所需的泥范就多达500块,工匠们需要将这些泥范拼接起来,逐层浇铸铁水,才能完成这一庞然大物。

“镇海吼”这一名字的由来也颇具传奇色彩,沧州位于九河下梢,历来因水患频繁而备受困扰。

在古人的观念中,铁狮子可以镇压水患,驱除海怪,守护一方百姓的安宁,因此,它被认为不仅是一件工艺杰作,更是一件承载着信仰与希望的图腾。

当地的民间传说中,这尊狮子曾经镇压过一条兴风作浪的大黑龙,金红色的狮子从山间跃下,与黑龙搏斗数个时辰,最终以一声震天吼将黑龙驱逐,这一传说更为铁狮子增添了神秘色彩。

铁狮子不仅是艺术与信仰的象征,更是冶铁技术的巅峰体现,在那个生产力远不如今天的时代,铸造这样一尊体型巨大的铁狮子堪称奇迹。

更重要的是,这尊铁狮子的铸造技术,比西方国家掌握冶铁技术早了七八百年,在铁狮子铸造完成后的几百年间,中国的冶铁工艺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可以说,这尊铁狮子不仅是沧州的骄傲,更是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

千年的风雨中,这尊铁狮子不仅见证了沧州的历史变迁,也成了河北的文化名片之一,与赵州桥、定州塔并称“河北四宝”。

然而这样一尊千年巨兽,却未能完全抵挡自然的侵蚀,生锈和腐蚀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侵袭它的身体,每年从它身上脱落的铁锈多达数十公斤。

重量从最初的40吨减至如今的32吨,“镇海吼”显得愈发脆弱,更重要的是,在后来的几次修缮保护中,这尊千年铁狮子经历了多次人为失误,反而让它的状况雪上加霜。

作为中国现存体型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铸铁艺术品,沧州铁狮子无疑是一件无价之宝。

它不仅承载了古代工匠的匠心,也成为现代文物保护的考验,但它为何在现代技术与保护理念的夹缝中“每况愈下”?

修缮失误与专家的尴尬

早在明清时期,铁狮子的四肢已经开始出现生锈脱落现象,尤其是脚部腐蚀问题最为严重,到了1803年,一场狂风暴雨彻底将铁狮子刮倒,这一倒便是近百年。

修缮的第一次失败始于1893年,清政府为了扶起倒地已久的铁狮子,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尽管当时技术有限,但借助于外来的现代技术,铁狮子终于重新竖立起来。

然而由于长时间与地面接触,铁狮子的腹部、脚部早已被严重腐蚀,扶起的铁狮子只能依靠外部支架来维持稳定。

政府原本打算进一步修复狮子的受损部位,但由于经费紧张、技术不足,修缮工作不了了之,铁狮子重新站立的同时,也注定了它难以长久的命运。

新中国成立后的修复工作虽然带来了希望,却因多次失误导致局势更为复杂,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应邀前往沧州,对铁狮子的修复提出了建议。

他们认为,铁狮子长期暴露在风雨中是腐蚀加剧的主要原因,提出修建一个八角亭为铁狮子遮风挡雨。

这个方案听上去合情合理,但执行结果却事与愿违,由于铁狮子底部的地基较低,八角亭的封闭结构反而阻碍了空气流通,雨季时水蒸气无法及时挥发,导致铁狮子腿部腐蚀速度进一步加快。

不仅如此,铁狮子原本已经不稳的脚部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随时有倒下的可能,最终,迫于无奈,八角亭被拆除,但这一系列操作已经让铁狮子损伤严重。

修缮工作的失误不止于此,后来,为了缓解铁狮子站立的不稳问题,有人提出在其四肢涂抹水泥以加固。

这一短期措施虽然暂时缓解了腿部腐蚀的问题,但长远来看却并不可行,水泥封住了铁狮子的部分外层,阻隔了空气流通,同时也让腐蚀问题被“藏”了起来。

几年后,当水泥封层开裂时,人们发现铁狮子的腿部内部早已千疮百孔,锈蚀情况更为严重。

在修复过程中,铁狮子的每一次“移动”都成了它的折磨,由于铁狮子体积巨大、重量惊人,任何移动都需要用到起吊设备。

为了减轻起吊时对铁狮子造成的压力,施工人员曾尝试在连接部位注入固合剂,但这些固合剂未能及时清理,随着时间流逝逐渐从铁狮子的腿缝中流出,留下了一道道惨不忍睹的痕迹。

这些痕迹不仅破坏了狮子的外观,还对腿部的结构造成了二次损伤,可以说修缮措施本该是保护文物的手段,但却成了文物损伤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专家们的困惑与争论也让修缮工作陷入了僵局,铁狮子的腐蚀问题并非没有解决方案,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却始终没有定论。

一些专家主张使用现代技术对铁狮子进行大规模修复,例如对整个狮子进行重新抛光打磨,再涂上一层防锈涂料。

另一些专家则认为,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损害铁狮子的历史价值,建议采取更加温和的保护措施,两派争论不休,而铁狮子的状况却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恶化。

到了21世纪初,沧州市文物保护部门终于意识到,仅仅依靠技术手段已经无法完全解决铁狮子的问题。

铁狮子不仅是一件铸铁艺术品,更是一件饱含文化与历史价值的文物,保护工作不仅要关注其物质形态,还需要注重对其文化意义的传承。

然而在这份认知到来之前,铁狮子早已被多次失败的修缮折磨得不堪重负,每年的铁锈掉落量依然在增加,铁狮子“瘦身”至32吨,甚至连腿部的完整性都难以保证。

历史和文化在铁狮子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近代修缮的失误似乎也成为了它的一部分,那么铁狮子未来的命运将如何发展?文物保护工作是否有转机?

新旧交替

面对沧州铁狮子屡次失败的修缮工作和日益恶化的状况,当地政府在2009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原铁狮子为蓝本,重新铸造一尊新的铁狮子。

这一决定的初衷,是为了延续铁狮子的文化地位和城市象征,同时减轻旧铁狮子的保护压力,然而这一计划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讨论。

人们纷纷质疑,新铸造的铁狮子是否真的能替代旧铁狮子?这一决定是否会冲淡旧铁狮子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新铁狮子的铸造是一次技术与规模的双重突破,从规划到建成,沧州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最顶尖的铸造团队,最终确定使用现代整体浇铸工艺打造新铁狮子。

相比原来的分层叠铸技术,整体浇铸更加高效,能够一次性完成庞大结构的成型,同时极大提升了耐久性。

新铁狮子身高和体型都比旧铁狮子更大,重量达到120吨,成为世界上一次性浇铸的最大铁质雕像。

在工艺精度上,新铁狮子的雕刻细节更为丰富,鬃毛和莲花盆的纹路都更加清晰,与旧铁狮子相比更显精致和现代化。

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新铁狮子的宏伟身姿和现代技术赋予它的精美外观,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许多沧州市民表示,新铁狮子虽然令人震撼,但它缺乏旧铁狮子的“灵魂”,对他们而言,旧铁狮子不仅仅是一件文物,更是一种情感寄托。

作为历经千年风雨的见证者,旧铁狮子承载着沧州的历史记忆,它的每一道锈迹、每一处斑驳,都是岁月的痕迹,是沧州人记忆中的“镇海吼”。

然而新铁狮子的建成并未减轻旧铁狮子的保护压力,随着时间推移,旧铁狮子的锈蚀状况仍在恶化,尤其是脚部支撑已经无法承受其重量。

如何在保存旧铁狮子的同时又不影响公众的参观体验,成了摆在文物保护部门面前的难题。

在2010年之后,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搭建支架对铁狮子进行全面保护,并尝试涂抹新型防锈材料来延缓腐蚀速度。

可以说,新铁狮子的出现并非简单的替代,而是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它不仅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也激发了人们对文物保护的责任感,沧州铁狮子的命运,不仅属于沧州,更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而对它的保护与传承,也在提醒人们:现代技术可以带来便利,但历史与文化的价值无法复制。

结语

千年的时光并没有将铁狮子掩埋,而是让它成为沧州乃至中国文化的象征,尽管风雨侵蚀、技术失误让它遍体鳞伤,但它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却愈发显现。

新铁狮子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延续的希望,而旧铁狮子依然屹立在那里,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守护这份瑰宝。

参考文章

新华网2015年9月6日《沧州铁狮子“命运”多坎坷 千年铸铁保存待良方》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0 阅读:0

江卿曻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