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热背后,是平台思维的职业观,高考志愿这样选,进体制更容易

冯博课程 2024-03-15 03:57:17

引言:

近些年,公务员热伴随疫情造成的就业不稳,不断刷新公众对“卷”的理解。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闻媒体爆出各地基层公务员队伍里有不少清华北大、常青藤,街道办、基层执法等岗位出现了名校博士,从而引发学历贬值、就业内卷之辨。去年曾引爆热点的西藏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2.2万人竞争一个岗位。能考上中国海拔最高地区的公务员,堪称“天选之子”。阿里邮政管理局进面考生名单,分数达到了141.5分,超过很多中央部委进面分数

事实上,阿里邮政管理局2.2万人空前绝后的竞争并不能完全说明国考热,因为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三不限”的岗位(不限专业、不限户籍、不限基层工作经验),有不少考生因为层层限制无法报考一些岗位,若只想考公上岸,多选择填报“三不限”岗位,这才造成了该岗位不合理的“火热”。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高分考生因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对口,选择三不限岗位进行面试,导致了报告人数和考试分数逐年走高,面对这个现象,在大学选择专业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又有哪些过来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到高考志愿填报当中呢?

规避“三不限专业”岗位

回顾历史,体制内的工作自古以来,都是学子为之奋斗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在当今社会也不例外,体制内的工作,神一样的存在就仿佛一个灯塔,在号召着千军万马奔袭向前,用自己的努力换取仅有的工作机会,而面对在大学本科毕业之后的公务员考试,我们需要明白,在这种考试当中获得胜利,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是不靠谱的。一定要知道重在积累,提前准备,事实上有很多职业规划清晰的同学,在答疑开始时,就重点开始针对性的进行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复习,拿时间换空间。

客观的说能通过体制类考试获得岗位的同学是优秀者,也是少数的幸运儿,从概率上讲,超过90%的人都会在这个考试当中一无所获,那么若想提高成功率,在专业选择时应当对号入座,简单的说就是浏览本省的公务员招考岗位要求,列出心仪的专业清单,在大学志愿填报时,专业限定在这个清单内,,在志愿填报时专业目标也会更加具体和精准,获得到未来考试的先机。

体制内工作的三个层次

体制热归根到底的核心是因为工作的稳定性很高,只要不犯错,基本上可以平稳退休,更不会存在35岁危机,无论是精英阶层还是平民大众,对于这种工作状态,给自己职业的发展进行兜底,是再合适不过的规划选择。同时从职业角度来看体制内工作,给出的岗位的试错空间也比较大,在职业发展初期的年轻人认知职业是需要不断试错的,在过程当中去成长是比较高的,而在一些民营企业,试错则意味着失业,一个意外的反差导致了就业焦虑越激烈,体制热度就越高。

体制内工作也是经验的传承,虽然工作状态过于死板,但同时也意味着工作的流程标准化。按部就班跟寻经验,甚至不需要太多的创新,甚至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这种机制工作中的先进工作者。因此对待这类工作,我们需要抓住的是机会,体制工作不仅代表着国考,也代表着省公务员考试,省及市事业单位考试以及军队文职考试。因此这三个层次的考试在不同的时间段举行,也意味着同样的理论基础,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来获得更心仪的岗位。因此结合过来人的经验,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若不确定自己是未来的天选之子,不妨在选专业的时候规避公务员专业,例如,不要选择财政、经济、税收等专业。推荐选择,体制内专业技术类岗专业,例如,推荐选择计算机、会计等专业,这样在面对未来可能不同层次的考试时不会吃专业不对口的亏。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很多考公考的同学都会幽默的,自嘲说考体制是一门玄学,巨大的报考人数和极少的录取比例,决定了大多数人都会是这个考试的失败者,即便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到了完美的报考竞争力指导,也会发现自己的实力和努力想获得考试的红利,确实需要很多运气。在这里需要认真对待这件事,也需要理性面对自己职业未来的发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不是躺平,而是需要明白的一个道理,一个小概率事件的孤注一掷,若不能成为幸运儿,只会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被动,越来越偏执。

刚明白上述道理,依然决定要参加公务员考试这里所分享的经验就是选择大学,专业尽量选择主干专业,尤其是不能选择冷门和新增专业,不管招生宣传如何说的天花乱坠,抓住主干专业才是王道,什么是主干专业就需要了解中国大学专业的分类这里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和具体专业,而所谓的主干专业就是每一个专业大类目录当中的第1个专业。同时也是专业代码最后两位为【01】的专业,例如:法学(专业代码:030101)属于法学专业大类,抓住这个点再去选择专业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具体也更有针对性。

结束语

工作这么多年,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若不能成为心目当中的天选之子,我们只要全力以赴通过努力正面面对,给自己的学业有一个交代,或许放下也是一种智慧,通过自己钻研学业和专业方向的,有价值能够真真正正在市场经济的红利当中实现自己的财富和个人双收益,或许才是大学毕业生,应该正面面对主要考虑的就业手段。同时补充的是想进入到体制内工作,在求职业稳定的同时,你还怀揣着发财梦,这两件事是非常矛盾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最后补充,若出身平凡没有背景没有人脉的普通男生,若想逆天改命,或许只有在市场经济下就业才有一丝机会,勉强进入体制,可能越努力越失望。

来源 | 图片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综合整理。(声明:“冯博聊升学”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并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作者简介:冯博,升学规划咨询师,不喜欢人云亦云的道理复制,聚焦特立独行的观点分享,所有原创内容来源于亲身经历与总结,如有不足,感谢指正,欢迎评论,关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