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活力中国绘“新”景: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节目介绍了当下重力储能、锂电储能等多种类型的新型储能技术在各地的应用情况。节目实地报道了南网储能公司宝塘储能站的运行情况,调研发展新型储能对我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促进作用。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现在,各种新型储能技术已经在各地进行应用。
重力储能、锂电储能
中国正尝试多种储能发展
江苏如东,全国首个 100MWh 重力储能项目正在建设中,再过一个多月,项目就将正式投入运行,中国重力储能也将实现“从0到1”的突破。

重力储能是一种机械储能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新能源产生的富余电能提升重力块进行“充电”,等到用电高峰时,再放下重力块,用重力做功“放电”,从而为电网提供电力。

如东重力储能项目所在的如东县被称为全国海上风电第一县。今年一季度,如东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为电网输送清洁电力 46.11 亿千瓦时。

广东佛山宝塘储能站是我国一次性建成的最大电网侧独立锂电池储能电站。储能站装机规模300兆瓦,占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装机总量的1/5,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4.3亿度清洁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万吨。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相当于1.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可以满足2000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2023年一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已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如今,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刷新。

今年,广东储能项目的备案数量同比增长超5倍;江苏今年将有400万千瓦新型储能并入国家电网,以满足电力保供及电网调节需求。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

面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和机遇,中国还在探索更多的储能手段。常州市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是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国家试验示范项目。盐穴储能未来的产业化、商业化前景,还有赖于转换效率的提高和建设成本的下降,科学家仍在探索之中。
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