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师大的中国文学史公开课上,康震教授在讲唐诗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我告诉你们,(中国)诗只分为两种,一种是唐诗,一种是其他的诗。
这句话说得很有气势,从某种角度上看,也极有道理。就文学体裁上讲,唐诗,宋词的发展,特别像哲学史的探索——你在一个方向上发展到登峰造极后,后人无法在这条路上超越,倒逼他们必须另辟蹊径,在另一条道路上继续攀登到巅峰。只是就此书来说,不太能让人体会到唐诗、宋词这种“海若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孤高傲视感。
一方面,唐诗、宋词是断代的,本书就像是断代的文学史,没办法从诗经的四言诗、赋比兴一直延伸到唐诗上。比如本书从初唐开始讲,那么往前追溯到“建安风骨”精神的传承上就已经足够了,不会花太多笔墨在建安文学上,更遑逞之前的诗了,最多就是偶尔提及一下。但依我个人学习的观点,说实话,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史通常是很多学生学习时较为薄弱的一环,这种薄弱可能从汉大赋开始直至大小谢(中间陶渊明除外),所以在渊源流变的脉络上有所缺失,需要有着一定的文学常识。等到了从唐诗过渡到宋词,感觉就好了很多。但这不代表读者读不懂,只是说不了解源流,就无法深刻体会到唐诗那种“无敌,是多么寂寞”;
另一方面,这本书的框架编排和写法太成熟正统了,基本是与文学史教材一样,以时间为干,以代表性作家作品为枝这样安排下来的,不管是从编排体例还是内容观点上都缺少惊喜,比较匹配“通识”或者“常识”的定位。实际上,我是很期待类似的“XX讲”的专题书籍能有所创新,换而言之,就是希望角度更刁钻,论据更新颖,观点更尖锐,设想更大胆,但还是强人所难了。本书可以用十六个字评价:通俗浅易,脉络清晰,中规中矩,无甚大错(当然,这仅限于修订版)。
比如本书讲唐诗,是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这样的顺序,然后介绍大家熟悉的初唐四杰,吴中四士,文章四友,陈子昂,王孟,高岑,大李杜,元白,韩孟,李贺,刘柳,姚贾,小李杜等;在介绍中,简介作家生平,列举代表诗作,分析佳作佳句,评价写作特色这样一套写法流程下来的,所以在写法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到了宋词其实也没有太大变化,西蜀南唐,二晏,范欧,张柳,苏派,周邦彦,李清照,辛派,姜派等,基本上文学史中能见到的,在本书中大多也能见到。只是依照个人品味不同,大家阅读各有侧重。比如我是偏好苏辛的豪放词的,那么对于柳永、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等就比较无感。但总体而言,讲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对创作的影响,本书结合得比较不错。
所以本书给人的感受和作用在什么地方呢?在我上学时,每次上中国文学史的课都要做笔记,偏偏这笔记和文学史教材上的评价多有不同,考试的时候老师还要考,这大体印证了“一千个文学史教师对一个诗人有一千种不同的评价,对一首作品有三千种不同的看法”。本书的作用就是,当你考试时候写到对某个作品评析或者作家评价时,死活想不起来老师强调的内容,于是把这本书的分析和评价写上去,那么应该能取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这里反映出了一个问题,作品与作者评价往往因人而异,加上许多因素,往往变得异常繁复,就算研究评价一个知名诗人的写作特点,大同小异之下,这异的部分就开始众说纷纭了。所以有时候对于初读者而言,比较需要一个返璞归真、大巧不工的评价。就像看杜甫诗的风格,再花哨的评价,最后都归结为了“沉郁顿挫”四个字,细品之下实在是再精当不过了;或者说苏辛,苏“词极超旷而意极平和”,辛“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与白石词比起来,“苏辛词才大情深、气势郁勃,白石词才小情浅,骨力较弱”,这种概括言简意赅。
可能对某些读者而言,本书显得太“浅”,但我想读者通过阅读它能产生一种感觉——就是像林庚先生说的那样: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