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糟糕,很失望,气死了

三号厅检票员工 2024-11-30 15:55:36

今晚是大家一直在催的国产剧——

《白夜破晓》

这部剧算是一开播就爆了,后台不断有读者催我们写。网上关于它的各种声音,也是铺天盖地袭来的。

我跟大家一样,也是抱着这种等了七年终于盼来的兴奋和期待,打它开播就追,中间没停过。

但之所以一直忍着没写,是因为这次的“没停过”跟七年前大不相同。

第一季《白夜追凶》几乎一直被我们视为国产悬疑剧的类型标杆。当年的“没停过”,完全出于整个文本的耐看和扎实,是现在拿出来复看,也是可以反复琢磨的作品。

而七年后的“没停过”完全变了,变成了那种要不要往后再看看会不会变好的犹豫和勉强。

直到看完写文之际所有更新集数,得益于前作留下的欣喜完全被消耗殆尽,我也找到了这一切变得索然无味的原因。

嗯,确实白等了。

正文

要聊清楚《白夜破晓》(以下简称《破晓》)的问题,还得回到第一部《白夜追凶》(以下简称《追凶》),从它结局开始聊。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还记得《追凶》最后,关宏宇(以下称作弟弟)与关宏峰(以下称作哥哥)互换身份,顶替哥哥被警察带走,在审讯室留下邪魅一笑。

剧集留下很多没有回答的谜团——两人是否真的互换身份;谁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谁是灭门惨案的真凶;周巡和关的对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等等。

这些悬而未决的疑窦,强效到支撑了七年之久。

如今第二部《破晓》续接这个结局,从审讯室开始,证实哥弟两人互换身份,又另开一条叙事线,让女警林嘉茵被谋害牺牲,成为哥弟两人再次开启行动的动机。

虽然有很多谜团还未解答,但作为续集,这种衔接也能勉强说得过去。

但再往后,《破晓》的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并且越来越多。

苗头在哪里呢?

《破晓》一上来把兄弟隔阂作为故事起点,去讲弟弟知晓哥哥为了查案陷害自己后,两人爆发冲突。后各自反思,重归于好,回到双雄探案模式。

这个逻辑框架原本也没什么大问题,但问题就出在哪怕是这一件小事的写法上,都不难发现《破晓》的整个叙事功力远不及《追凶》。

它花了整整4集功夫去讲完这一件事情,还扯出以诈尸为噱头的兄弟案作为缓和动力,最后落得个既不会写人也不会写案的下场,拖沓得不行。

这种“让人白等了七年”的观感,说白了就是《破晓》并没有延续上一部的优点,甚至还拿掉了那些优点,又没做其他维度的补偿,整个剧本显得无聊又平庸。

我们就结合《追凶》,一点一点聊清楚《破晓》究竟“缺失”了些什么。

最显而易见的是尺度。

当年《追凶》出现时,网上几乎都是类似“这些是我可以看的吗”之惊讶。

里面的催化事件是如连环杀人案、车震杀手案、绑架案、性侵杀人案等,尤其还给了多景别镜头呈现尸体、器官、犯罪现场等等,而且社会事件和警局内部相互牵扯。

而《破晓》截至目前都没有任何一案营造出当年那种诡谲的氛围和质感。

当然,对于这点,若就按照尺度的有无来定义作品的好坏,也不是公平的事情。

但千不该万不该的是,《破晓》作为一部悬疑剧,连最基本的“悬念”都缺失了,这就成了最致命的问题。

一个是作为悬念前提的案件推理被极大弱化了。

“白夜”系列主要属于本格派推理,以解谜为主,故事大多按“设悬-释悬-解悬”的叙事结构来编排。观众可以代入侦探身份,也就是这里的关宏峰视角,跟着推断凶手与真相。

比如《追凶》第一案,连环杀人案。

里面是大量缜密的推理作以支撑。

根据尸体推断死者身份,由尸体的重量推测体型,由左手味道和烫伤痕迹推测死者是个烟民;根据犯罪现场推测凶手特征,由步伐间距推测身高,结合支撑脚和切口发力方向等推测惯用手;推断消失的第一具尸体可能暴露死者身份及其与凶手的关系,以此为侦破方向,顺藤摸瓜找到凶手。

为了更好对比,也以《破晓》里的四月连环杀人案作为例子。

先是让警察逮捕视频监控里的嫌疑人,最后发现疑似凶器的工具原来是长棍;再让他们商议分析凶手是用刀老手,这让周巡突然想到一个人,以此成为线索,最后又发现厨师长也没有嫌疑。

折腾了一番,到了不得不结案时刻,关队就带着周舒桐重新走访,来到商贩聚集点,这里恰好就是凶手活动区域。那凶手最后是怎么“浮出水面”的呢?靠的是关队恰好站在凶手店铺前,凶手一言不合就拔刀砍他。整个过程,毫无推理可言。

另一个被拿掉的,是白夜更替的双雄设定,也是最核心的那组冲突,哥哥和弟弟互换身份的秘密。

这是《追凶》里极具戏剧性的设定,哥哥因黑暗恐惧症只能在白天查案,弟弟则代替哥哥在夜晚行动,互相扮演,随时面临着被发现的危险。主线上的间谍元素,交织着单元剧的悬疑推理,整个节奏非常紧凑,跌宕起伏。

为了隐瞒这个秘密,弟弟在脸上划出一道和哥哥一样的刀疤;哥哥在办案中受伤,弟弟也必须同样伤害自己。

且两人时刻面临周边人的怀疑,如履薄冰。比如周巡安排周舒桐监视哥哥,监视包括亚楠在内关联人的手机;多次制造像突然上门造访的突发情况。互换身份的秘密,是主线上时刻存在的暗雷。

但《破晓》里,这都不是秘密了,这个核心冲突彻底消失。

弟弟就像放弃之前所有努力一样,开始频繁自爆。比如犯低级错误,称死者为被害者;提很多不专业问题;甚至毫不顾忌地吃上哥哥平时不吃的食物。

而且身边的人也像突然就能轻而易举发现这个“秘密”一样。比如曲弦一见面就发现对方是弟弟,还在会议上提问刁难;周舒桐发现关队不对劲,皱眉,偷看,反复拦住想趁机离开的对方。

最夸张的是新加入的法医一角,这个人物在前半段的作用就像纯挑刺儿一样,一心想证明换身份这件事,偷偷观察,偷听别人说话,偷偷查指纹。要命的还有,生怕观众不理解,剧集频繁给这些支线人物大特写,强调他们的“发现”,导致这些角色变得很不讨喜。

而且原本增强悬疑效果的叙事结构,到了《破晓》也不见了,整个结构变得异常松散薄弱。

《追凶》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把主线和支线穿插起来形成一种类似扣环式结构的文本,让前一事件的部分信息成为后一事件的线索。

举个例子,车震杀手案。

被发现的第一具尸体出现在灭门惨案现场,后者是贯穿主线的核心事件。中途将视频资料送到物证鉴定中心,后面顺藤摸瓜找到的凶手,正是物证鉴定中心主任王志革。

后王志革被劫走,他带着那把遗失的手枪返回警局,销毁灭门惨案卷宗,再次交织主线核心事件。与此同时,穿插弟弟暗中查案发现关键证人这一条副线,剧集又借弟弟视角带出第四案,主线和多条支线再次合并收拢。

妙的还有,在同一个单元案件里,编剧可以借一件事去写多种侧面。

比如在齐卫东案里,除了综合现场勘验、物证信息、路径还原、走访调查的分析与侦破;还穿插人物成长线,如周舒桐的心路历程及能力成长。

借支线人物关系,呈现狗咬狗场景,呈现齐卫东给女儿买手机、军人捐献女儿心脏的情感关联;甚至还加入了皮条客在酒店掳走女性的情节,映射现实。在一个核心要素统领下,开枝散叶。

而这些在《破晓》里是看不到的,主线和支线还在相互游离。到了不得不收线时候,编剧就制造出各种随机,巧合,一场一场大乱炖。

比如警察走访鑫全置业时,刚好遇见对家闹事,三方人很快扭打在一起。而非要白天偷摸出来查案的弟弟,也不知出于什么动机冲进去帮忙,打了两三下,莫名其妙结束了混乱。恰逢此时,周巡和哥哥一块赶来,刻意制造出两个“关宏峰”同处一个时空的场景。

这些刻意制造交叉的例子在剧集里还不少。

虐待动物案里,周舒桐跟踪虐待狂,对方明明已经发现并有意甩开她,但周舒桐就是能恰好碰见开着大门的房屋,找到里面的地下室,救下孩子。这还没完,还得让关队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出现,孤身救下被歹徒压制的周舒桐才行。

什么推理、犯罪氛围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能满足快感就够了。

比起以上这些基本要素的缺失,《破晓》再缺失《追凶》的突破性,也就没有什么好意外的。

《追凶》的突破性,是在悬念的外壳下,多了一层社会派式的表达——探讨背后的犯罪动机。这本质是对人的描写,是对人性对某种情感缺陷的剖析。

且《追凶》对于犯罪动机的探讨,与人物塑造相辅相成,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配角,在剧里都有属于他的心理空间。

第一案里的外卖员,在他暴露之前,剧集先呈现他家里自制的肾透析仪器,这是无法支付昂贵医疗费用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他的犯罪动机,则是出于憎恨那些原本拥有健康身体却自甘堕落的人。

再比如患有洁癖和强迫症的王志革,当年出轨被冒充联防捉奸的吕四平威胁敲诈,他在杀了吕四平之后,又接连杀了多对情侣,以此试图抹除当初屈辱的自我。

透过这些犯罪动机,所呈现的是异常复杂的人性,难解的悲剧性。

回过头来看《破晓》,同样是“侦探-罪犯-受害者”的人物三角,但它却过多投注于侦探抓住罪犯、正义战胜邪恶最后那个快感时刻。

这样一来,侦探被凸显为高光人物,而罪犯、受害者则统统被抽空为一种叙事工具。

贩卖儿童案里,受害者的出现,是开始时简单一笔的案件起因;罪犯的出现,则是结束时匆匆一笔的逃脱被捕。

四月连环杀人案里,凶手坦诚杀人动机就是电商公司网购损害了个体户利益;用现金被嘲笑;和厨师相互看着别扭,最后还得帮助主角完成一顿价值输出。

以上,就是这么多年,所侥幸等来的全部。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