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丁美洲革命前夕的图景
这一次我们聚焦的是中美洲和南美洲,和北美一样,那里也爆发了以脱离欧洲宗主国,建立独立国家为目的的革命。在美洲美国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殖民地,还有部分法国人的殖民地,由于那些地区所讲的语言都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我们将今天美国以南的美洲称为拉丁美洲。欧洲人在统治了拉丁美洲殖民地两个多世纪之后,殖民地的民众,哪怕是从欧洲移民过来的人,对于欧洲这些宗主国已经没有太多认同了。同时,从非洲被贩卖来的黑奴也开始反抗白人统治者。
01
伊斯帕尼奥拉岛的革命火种:拉丁美洲独立的先声
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火种首先在加勒比海的伊斯帕尼奥拉岛点燃,这里是现今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所在地。该岛最初为西班牙殖民地,后西部地区被割让给法国,成为法国殖民地,称为圣多明各。得益于优越的气候条件,圣多明成为了当时全球重要的蔗糖产地,同时盛产咖啡和棉花,对法国外贸收入贡献巨大,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殖民地之一。
由于加勒比海气候潮湿炎热,欧洲移民不适应当地农业生产,岛上主要劳动力为非洲奴隶。他们在种植园中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恶劣,导致奴隶与白人庄园主之间的冲突频发。
至18世纪末,部分逃亡奴隶在圣多明各偏远地区建立社区,常袭击种植园以获取食物、武器和工具。北美独立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波及至圣多明各,引发政治动荡,间接导致当地革命。
在北美独立运动中,法国与北美殖民地结盟,派遣圣多明各混血后裔参战,他们接受美国民主自由思想后,返回圣多明各尝试改变当地社会。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府无力远距离管理圣多明各,当地白人谋求自治,但反对给予混血人和奴隶权利。1791年,白人统治者与混血人之间的战争爆发,迅速引发奴隶起义,超过10万名奴隶加入,圣多明各殖民地陷入混乱。
1792年,法国派军镇压起义,英国和西班牙也趁机派军干涉。起义中,黑人领袖杜桑·卢维杜尔发挥了重要作用。卢维杜尔,一个黑人奴隶之子,因受教育和善于管理,成为种植园监工并获自由民身份。1793年内乱爆发后,他加入起义,组织纪律严明的军队,巧妙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至1797年控制圣多明各大部分地区。
1801年,卢维杜尔颁布宪法,宣布圣多明各人人平等,未宣布独立以免触怒拿破仑。然而,1802年拿破仑派军企图恢复统治,卢维杜尔被逮捕并送往法国,次年去世。法国未能在圣多明站稳脚跟,黄热病导致法军大量病倒,而黑人有抵抗力,法军被卢维杜尔的继任者德萨林击败。
德萨林宣布殖民地独立,次年建立海地国,成为西半球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独立国家,标志着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重要一步。
02
海地革命的连锁反应: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
海地革命的波澜迅速席卷了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西班牙殖民地,并进一步蔓延至墨西哥和南美洲,成为拉丁美洲其他地区独立革命爆发的催化剂。
在拉丁美洲的人口构成中,除了欧洲白人移民和奴隶,还有重要的克里奥尔人群体,他们是欧洲白人后裔或与当地印第安人的混血后代。克里奥尔人约占拉丁美洲人口的30%,多数为庄园主。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独立运动正是由这些自由民克里奥尔人发起。
随着1810年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拿破仑战争中国力衰弱,无力有效管理拉美殖民地,克里奥尔人在墨西哥和南美洲纷纷起义,宣布殖民地独立。
1810年,墨西哥的伊达尔戈领导了推翻西班牙统治的起义,被誉为“墨西哥独立之父”。伊达尔戈在墨西哥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期间,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自1808年起,他组织秘密团体准备推翻西班牙统治。然而,由于叛徒告密,伊达尔戈的起义被迫提前,从而开启了墨西哥独立战争。为获得印第安人的支持,伊达尔戈宣布废除奴隶制,并将非法夺取的土地归还给印第安人公社。
伊达尔戈在次年兵败被俘,但墨西哥的独立运动并未被镇压。1820年,曾镇压起义军的将军德·伊图尔维德因同情起义军而倒戈,与起义军联合,并担任起义联军的统帅。
1821年,德·伊图尔维德在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后与新西班牙总督签订《科尔多瓦协定》,墨西哥赢得独立。但他随即称帝,并开始大肆打击异己,最终被反对者推翻。
墨西哥独立后,政治上并未稳定,许多西班牙移民逃回西班牙,导致墨西哥经济濒临破产。这段历史标志着拉丁美洲从殖民地向独立国家的转变,其影响深远且复杂。
03
西蒙·玻利瓦尔与拉丁美洲的独立浪潮
在墨西哥独立运动如火如荼的同时,南美洲的大哥伦比亚也迎来了独立运动的曙光,其领导者是著名的革命家西蒙·玻利瓦尔。
1783年,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的一个显赫贵族家庭,拥有种植园、奴隶、金矿、糖厂和房产。他的家庭既是殖民地的压迫者,也是被西班牙统治的被压迫者。因此,玻利瓦尔与许多克里奥尔人一样,渴望推翻殖民统治,争取殖民地的独立。
玻利瓦尔年轻时赴欧洲深造,并曾担任拿破仑的随从官。尽管他钦佩拿破仑的才能,但并不认同其称帝的行为。受启蒙思想影响,他回到委内瑞拉后,于1810年与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组织起义,反抗西班牙统治,并效仿美国国父们组建议会,宣布委内瑞拉独立。
起义初期,起义军取得了一些胜利,如1811年攻克巴伦西亚。然而,西班牙军队的反攻导致起义军迅速失败,玻利瓦尔被迫逃往今天的哥伦比亚地区。1813年,他重新占领加拉加斯,并被尊称为“解放者”,建立了“第二共和国”。但不久后,第二共和国也被西班牙所灭。
从1815年起,玻利瓦尔在拉美各地奔走,倡导殖民地联合,仿效美国建立南美洲的合众国。1819年,他率领起义军在波哥大取得决定性胜利,年底建立了包括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巴拿马在内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被选为总统。
1824年,起义军解放了西班牙殖民地上秘鲁,为感谢玻利瓦尔,上秘鲁被改名为玻利维亚,标志着西班牙在南美的统治终结。两年后,新独立的殖民地在巴拿马举行泛美大会,似乎预示着一个统一的拉美国家的形成。
然而,由于对宪法意见不一,拉丁美洲的前殖民地发生分歧,导致内战,英国、法国和美国趁机干预。1829年,大哥伦比亚分裂,玻利瓦尔深感沮丧,选择隐退,不久后去世。大哥伦比亚最终在1830年解体。
独立并未给拉丁美洲带来稳定的发展,而是陷入了内部权力斗争。独立后,各殖民地政权大多由克里奥尔人掌握,取代了原先的殖民者成为新统治阶层。原住民和非洲奴隶未获得平等权利。部分革命领导者在成功后企图重建君主专制,而像玻利瓦尔这样具有民权思想的革命者,也未能凭借个人力量改变这一局面。
04
总结
在欧洲控制了拉丁美洲殖民地两百多年后,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民众对宗主国其实已经没有什么认同了,随着欧洲对殖民地统治的放松,拉丁美洲各殖民地出现了奴隶或当地自由民起来反抗殖民者统治的独立运动。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最先在加勒比海的伊斯帕尼奥拉岛爆发,海地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独立的美洲国家。墨西哥和南美洲的大哥伦比亚随后也爆发了独立运动,成功脱离宗主国统治。这些拉丁美洲殖民地独立之后,没能建立起平稳发展的国家,反而陷入新的权力内斗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