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饭桌上,就只能在菜单里。甭管你是不是美国的朋友,是否和特朗普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只要触碰到美国的利益,特朗普发起狠来,可是“六亲不认”,这不莫迪就上赶着让特朗普奚落自己,何苦呢。
据悉,特朗普在华盛顿会晤了到访的印度总理莫迪,在随后的发布会现场,特朗普对着莫迪的鼻子讲,印度征多少税,美国就征多少税,自己不在乎。而莫迪在听到上述言论后,也只能无奈的“耸耸肩”。
特朗普对莫迪的羞辱远不止如此。有媒体反映,特朗普反感印度咖喱味英语,在和莫迪交谈期间,还专门配置了英语翻译。“英翻英”,美印领导人在全球聚光灯的注视下,上演了别开生面的政治斗争戏。
有网友可能问了,不是说印度主动让步,承诺从美国多进口武器,并削减美国多种商品进口关税,以平衡双边贸易吗?怎么还会出现特朗普一再咄咄逼人,莫迪“不断退让”的政治丑闻,这岂非践踏了印度作为超级大国的尊严?
真相是,美国从未将印度视为竞争对手,在特朗普的视角里,印度的地位与孟加拉国无异,要不然特朗普不会当场拍板,将“孟加拉国给印度”。再说了,美国凭什么要对印度手下留情,殊不知,印度凭借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从美国身上赚取了太多的美元。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预计2024年美印双边贸易总额或突破1290亿美元,美国面对印度保有约457亿美元的贸易逆差。造成美印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在于,印度对美国的多种商品征收约17%的平均关税,而美国对来自印度的商品只征收3.3%的平均税率。
在特朗普看来,印度占了天大的便宜,于是乎,什么美印同盟关系、世界贸易组织规定被统统扔在了脑后,特朗普只求莫迪赶紧放开市场,让美国的摩托车、机械、电子、化学品被亿万印度人所有。
印度作为半工业半农业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十分滞后,很难和有着高端生产力的美国公开竞争。这或许注定了,接下来印度人的日子将愈发难过,被帝国踩在脚底下,连自由呼吸都成为了奢望。
结合上述事实谈三点看法吧。
其一、印度须调整对美外交方针了,放弃过去在美俄斗争中取平衡的做法了。
在拜登主政期,印度应是唯一既能和美国说得上话,又能和俄罗斯大谈特谈“兄弟情”的国家。印度一方面进口美国的装备,一方面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凭借着左右逢源的本事,印度挣了个盆满钵满。
未曾想,好梦易醒,特朗普专攻贸易战的做法,改变了国际地缘政治格局,打乱了莫迪政府继续投机的通盘部署。莫迪倾向于和美国达成作协,作为代价,印俄关系将发生变化,印俄贸易将可能不复从前。
其二、印度和很多国家一样都是美国餐桌上的甜点。
万斯在慕尼黑会议上的讲话就表明:美国一改过去动辄“替世界主持公道”的警察角色,开始有意的收缩,不再将精力付诸俄乌战争,美欧贸易,美国更希望欧洲专注于内部问题,以贡献者的身份参与全球AI和机器人竞赛。
这般说辞,可视为美欧同盟关系发生裂变的开始,美国首次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发生在除北美以外的一切。特朗普志在通过贸易战为帝国续命,将各国划分为三六九等,那么印度等美国盟友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其三、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或将不再,这个世界最大的人口国将经受史无前例的冲击。
政治上,印度更加的难以独立自主;经济上,印度外贸将遭受重创;外交上,印度的声音将越来越弱;军事上,印度与中美的差距越来越大,只能依赖美国或俄罗斯的装备充样子。就连印度引以为傲的IT产业,也将迎来中国deepseek的冲击。
大国之所以受人敬重,主要在于其能够保持独立自主,具备和霸权对抗,替小国解围的能力。
可我们看到,印度面对美国的大棒默不作声,如此印度只会进一步沦为世人的笑柄。你很难想象,一个没有AI产业的国家竟然扬言自己是AI领域的领导者,用时10个月就能打造类似中国deepseek和美国OpenAI的语言大模型,真真笑死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