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跪下吗?方丈答了8个字,拯救了全寺的人

小妹妹说电视剧 2023-09-28 15:18:53

前言

朱元璋,明朝开国之君,但他最初只是个贫苦无依的穷僧。一路走来,朱元璋经历了太多际遇的起起伏伏,才最终成就帝王之业。其中,一位寺庙方丈的智慧指引,扭转了朱元璋仇恨报复的初衷,让他重新做人,这段际遇格外值得回味。

一,于穷困中失去亲人,朱元璋只得隐姓埋名出家为僧

朱元璋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正值元末天下大乱,战乱与灾荒让普通人民苦不堪言。朱元璋本是个普通农家孩子,生活并不富裕,但家人互相关爱,日子也过得去。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让本已不易的生活瞬间天翻地覆。

那一年,暴雨成灾,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同时蝗虫成灾蔓延开来。接踵而至的,还有比洪水蝗灾更可怕的瘟疫,在人口密集的城镇肆虐。

瘟疫没有眼睛,不分贵贱老少就这样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朱元璋家中积蓄不多,这场持续数月的天灾很快就将家中积蓄蚕食殆尽。

他的父亲先是因洪水受伤,后又感染上瘟疫不治身亡;哥哥则在出门觅食时被蝗虫咬伤,不久也因伤口感染而离世。

朱元璋心中悲痛欲绝,他还那样的年幼,才十几岁,就这样在短时间内失去了父辈的依靠。他看着母亲日夜啼哭,家中冷清萧条,甚至连几口热饭都吃不上,倍感绝望无助。

朱元璋是家中的长子,他知道自己必须振作起来,不能在悲痛中止步不前。他努力打起精神,四处寻找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

但周遭的人们也都是灾民,竟无人能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这让朱元璋的心又冷了几分,他感到这世界的冷漠无情。

眼看生计无着,朱元璋只得离开这个饱受战乱与天灾蹂躏的家乡,背井离乡闯荡天下,想寻一个可以安顿母亲的地方。可一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在这个乱世去哪里才可以获得安生?朱元璋茫然无措。

经过仔细考虑,朱元璋只想到一个可行的办法——出家为僧。佛寺可以给予人夜间栖身之地,三餐温饱;而吃斋念佛,也许能够超度逝去的父亲与哥哥。更重要的是,佛门清规戒律,可以远离纷乱残酷的世俗。

于是,朱元璋来到离家最近的天台宗吴山玉佛寺,请求出家为僧。但愿望落空了,因为战乱频仍,寺院早已衰败不堪,僧人散去了大半,方丈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源接收一个俗家少年。

朱元璋只得又去了附近的天台宗归元寺试图出家,但也以失败告终。

朱元璋并不气馁,接连去了周边几座寺院求取出家,却无一成功。直到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叫华严寺的地方,这里的方丈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

方丈一看朱元璋相貌清秀,虽然身着简陋,却透着一股英气,便隐隐感觉这孩子日后定会有所成就。于是,他收下了这个无家可归的少年,让他落了个出家人的名讳,取了法名“元璋”。

朱元璋得到收留后欣喜不已,从此可以吃上几口饱饭,不再挨饿受冻。他对这位方丈感激不尽,发誓要以勤俭自励来回报方丈的知遇之恩。

从此,朱元璋便开始了在寺庙里和尚的生活。他终于可以安顿下来,也为母亲争取到了一处栖身之地。

二,寺中和尚嫉恨朱元璋勤奋,欺凌致其离去

朱元璋在寺庙里过上了和尚的生活后,便开始好好学习佛法,并且勤勤恳恳地工作,从不懈怠。他时时刻刻谨记方丈的教诲,努力使自己蜕变成一个勤俭持戒的好和尚。

朱元璋起早贪黑地工作,无论扫地洗衣抄写经文还是劈柴烧饭,从不抱怨。他时刻牢记自己要通过勤劳换取食宿之恩,以报答方丈的知遇之德。

然而,寺庙中的生活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美好淳朴。这里也有一些懒散无为、荒废佛法的和尚。

他们平日只会偷懒耍滑,每天就知道打混吃饭。这些人看不惯朱元璋的勤奋好学,便开始暗地里议论纷纷、欺负朱元璋。

有人会故意把脏活累活都分配给朱元璋,还要无理取闹地指派更多任务,逼他不停忙碌;有人则会在背后大肆诽谤朱元璋的品行,说他是奸细,要离他远点。甚至还有人趁朱元璋睡觉时,往他僧衣里放昆虫虫卵。

朱元璋本性纯真,哪里见过这些险恶用心,起初只当是大家之间的玩笑打闹,心存善意地承受着。

可是这种欺凌日渐加剧,让朱元璋感到十分困扰和委屈。他红着眼睛向方丈诉说冤情,请求制止这些人的过分行径。

可方丈也无可奈何。在这乱世,寺里大多数人都已浑浑噩噩,真正守住清规戒律的寥寥无几。

如果遣散他们,寺庙就更加空虚冷清。如果严惩他们,他们又会生出怨气,对朱元璋穷凶极恶。

于是,方丈只能狠下心来,假意责骂了一通朱元璋不自量力、无法融入寺庙,然后将他赶了出去。

方丈意识到,这清净寺院无法成就朱元璋的抱负,不如放他自由,让他在江湖社会中历练,也许能闯出一番天地。

朱元璋哭着离开了华严寺,他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明明自己那么用心谨守戒律,却被那些懒散和尚欺负。而方丈不但不给自己公道,还反过来责骂自己,这让他对这个寺庙充满了怨恨之情。

四,投革命军营寻出路,朱元璋凭借勇武才干逐步高升

离开寺庙后,朱元璋一时间感到迷茫和绝望。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又要如何找寻生路。偌大的世界对他来说是个未知数。然而很快,他就在路边听到一群人谈论起当地的农民起义军。

原来,这时正值元末农民起义运动兴起之时。红巾军等起义军,他们反抗元朝统治,为苦苦受压的百姓发声。朱元璋听完路人的讨论,毅然决定加入起义军队伍,以革命谋出路。

起初,朱元璋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小兵。但凭借过人的勇气和耐力,他很快在战场上崭露头角。一次次危急时刻,朱元璋都能够表现出非凡的冷静和机智,成功解围。他也深得士兵们的拥戴。

后来,在攻城略地的战役中,朱元璋继续过人表现,不仅身先士卒冲在最前方,而且在部署战术上也给予了许多中肯建议。起义军的首领渐渐看中了这位勇武聪慧的年轻人,任命他为副将,统领一大批起义军。

朱元璋勇冠三军,很快便在这支起义军中渐露头角,接连在战场上建立功勋。他先后打败了元朝多支官军,攻占了多个重要城池。

朱元璋不仅在战场上与士兵并肩作战,冲锋陷阵,还在平时训练士兵、安抚百姓等方面展现出卓越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凭借着连番辉煌战功,朱元璋逐渐在起义军中位列高层,受到重用。终于,在这场战乱中,朱元璋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和声望。

经过多年浴血奋战,他带领起义军攻占了元朝都城大都,将元朝逐出中原。一个初无家可归的穷苦乞丐,就这样在乱世中逆袭,一跃成为开国明朝的第一代皇帝。

五,登基后重访故寺,朱元璋被方丈智慧感化放弃报仇

一统天下之后,朱元璋即位为明太祖皇帝。他励精图治,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使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朝野上下都称颂这位明君贤主。然而,朱元璋心中还惦记着当年那座华严寺对自己的不公。他至今难忘自己当年遭遇欺凌却无人相助的痛苦历程。

于是,他决定带人返回华严寺,兴师问罪,讨还公道。朱元璋心中还记挂着那位当年收留自己的方丈,不忍痛下杀手,却也想给予他些许惩戒。于是带着褒贬参半的心境来到了故地。

当朱元璋带领众人踏入华严寺那一刻,还在世的老方丈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昔日求学的穷苦僧人,如今已经是人尊帝王。朱元璋看着老方丈,心中五味杂陈。他既怀念过去种种,又记恨当初种种不公。

于是在众人簇拥下,朱元璋走向佛堂,作势要向佛祖膜拜。随即他假意不经意地问老方丈:“我这皇帝要跪拜吗?”言下之意,你不让我跪拜,就是对君王不敬。

方丈立刻洞察朱元璋话语中的弦外之音,当即沉稳应对:“现在佛不拜过去佛。”意思是,您已经是当今活佛,不必再向历史上的旧佛顶礼膜拜。

方丈的机智回答化解了朱元璋心头的怒火,让他感觉自己已经风月无数,超凡脱俗,不必再计较从前种种。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多年前方丈驱逐自己也是出于成全之意,让他去历练,使自己终成大器。

如今要追究这份旧怨,岂不是自取其辱?想通后,朱元璋放下了这多年的心结,没有再为难这座寺庙和老方丈。他离开前,还不忘留下大量金银,供寺庙修缮之用。

结语

方丈的一番话,让朱元璋顿悟人生道理,抛开了仇恨,做了一番造福社会的宏图大业。后人传颂的明太祖大帝,正是在这一刻脱胎换骨,完全锻造成功的。

5 阅读:431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