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铜牌,基本宣告黄金一代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中国女排,可以说进入到八一年后的中国女排的最低谷阶段。当时的中国女排真的青黄不接,而当时的国家队员天赋平庸。那样一只中国女排,能够拿到世界杯第三名,已经是那只国家队的极限。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有机会冲击银牌,这有点沾世界杯赛制的锅。世界杯当时想跟足球学,一场球弄好几种分数。一场获胜可以得三分或两分。最后竟然采取不看胜场,而看积分的奇葩赛制。这种赛制在理论上,竟然能够出现全胜球队前三不入,或者狂输四场力压全胜球队夺冠的奇观,这种情况你敢信。
二零一年的世界杯,中国输三场,竟然差不点排在输两场的美国前面。赛事组织者才发现这里面的弊端,之后才改成相对合理的先看胜场的制度。经过伦敦奥运会的失利,中国女排顿时成为烫手山芋,谁都不想接。有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中国女排不能输。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事实。中国在三大球上,中国女排堪称是唯一的独苗。凭借中国女排的光辉历史,已经注入一种基因,那就是冠军基因。这也是我把女排精神看成冠军精神的原因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精神,中国女排永远争冠军。
对于某些球队来说,永远争冠军这不过是一句口嗨的口号,有人随便喊喊,有人随便听听,最后大家哈哈一笑就完了;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永远争冠军,是一把双刃剑。这是一份光荣,一种责任与历史传承,当然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所以中国女排才会这么难带。可问题是中国女排当时别说争夺世界冠军,在亚洲称霸都费劲。不知道别人怎么看那段时间,反正那时候我是很伤心。看着那样一只中国女排,能跟世界强队拼下一局胜利,我都会笑死。可是我看过这么多年足球,最基本的体育规律我很明白。打鸡血能拿下一场比赛,但不可能靠鸡血一直赢下去,所以对于中国女排当时各种输球,我一点也不意外。
还是那句话,并不是当时中国女排丢了女排精神。而是天赋平庸,一切精神都要足够的天赋去发挥出来。那时候的我根本就没有抱希望,觉得中国女排短时间能够再次崛起。我甚至觉得再来一批能够拿世界冠军的一代球员,从一二年算起,还要再来二十年。中国女排惨败汉城之后,也立即进行换帅。但中国女排不久后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在一九九零年,要举办中国女排世锦赛。按照汉城奥运会惨败苏联的经验,在中国的女排世锦赛,就变得让人非常担忧。估计这也是两年后促成了领导们请郎平回女排的重要因素
当时名眼人也不是没有劝过郎平,这回锅肉可吃不得。这可是在家门口,如果能够夺冠,一切都好说。如果一旦无法夺冠,得嘞,英雄变狗熊,到时候一世英名都会毁于一旦。虽然有这样的逆耳忠言,但是郎平还是不计较个人得失。抱着对中国女排的拳拳之心,毅然决然地重回国家队。可惜竞技体育自然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三十岁的郎平,不说几年没有再经历过国家队的魔鬼训练,而且满身伤病。就说年龄的增长,就已经让郎平跟以前的铁榔头不可同日而语。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