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女士的母亲53岁,2024年12月份,蔡女士的母亲一直被腰背酸痛所困扰。蔡女士考虑到肺有问题也可能引发背痛,而且当时蔡女士家有个亲戚因为咳嗽发烧去查CT,结果真发现肺部有问题,也让蔡女士心有余悸。所以,蔡女士在陪着她母亲去看骨科的时候,顺便就让医生开了低剂量CT进行肺部筛查。
医生给开了CT检查单之后,说肺部问题确实可能引发背痛,但不是蔡女士母亲身上的那种疼痛,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蔡女士听医生这样说感觉很安心,但当天还是让她母亲拍了CT。拍完CT,报告要等两天才能出来。
报告出来后,纸质报告显示蔡女士母亲的肺部有6毫米大小的混磨玻璃结节,医生建议三个月复查,可实际影片显示是8毫米的混磨玻璃结节。于是,蔡女士开始带着母亲去看苏州的胸外科医生。结果胸外科医生看完片子后就建议尽快手术,另一位胸外科医生的说法也类似,也没有过多解释。

于是,蔡女士第三次挂了呼吸科医生的号,呼吸科医生相对保守些,说最好手术,但也可以先吃点消炎药,然后三个月后复查。后来在苏州另一家医院,影像科的一位专家看得很细,解释也耐心,但最终给出的结论也是要手术,说择期手术,切除即治愈,无需化疗。
这样在苏州各大医院看了一圈后,蔡女士感觉情况不太乐观,便在网上搜索肺结节的相关专家,发现很多人推荐的专家大多在上海、重庆,只有一位在无锡的专家离她比较近,从家开车过去一个多小时就能到。
于是,蔡女士就挂了无锡那位专家的号,开车去找他看诊。结果专家讲解得非常细致,对提出的任何问题都会耐心解答,还很会安慰人,看诊时间也挺长,这次面诊差不多持续了三十分钟。

最终专家给出的结论是蔡女士母亲的肺部有8.4毫米的混磨玻璃结节,还没有侵犯胸膜,处于微浸润到浸润的过渡阶段,并且这个结节已经存在快10年了,建议两年内择期手术,不过因为是第一次查出,所以先三个月复查。
此外,专家说蔡女士母亲的肺部还有好几个结节,除了报告里的两个低危结节,还有几个其他结节,其中有一个偏向于原位癌。专家说微浸润切除即治愈,即使是浸润,因为结节还没到 10毫米,所以也是切除即治愈,无需化疗。
这次专家面诊让蔡女士母亲的心宽慰了不少,蔡女士一开始以为自己得的就是大家常说的那种生存期只有一两年的肺癌,听专家说切除即治愈后,心里的担忧都没了。然后,蔡女士就想着给她母亲安排手术,但蔡女士的母亲觉得还得再看看,能不做手术就不做,能随访就随访。

于是,蔡女士又开始准备挂上海专家的号,打算让上海的专家再看看她母亲的结节情况。2025年2月份,蔡女士成功挂上了上海专家的号。面诊当天,上海那位专家的面诊很快。就两三分钟。对于蔡女士的结节,上海专家的核心观点就是手术,半年到一年手术都可以,微浸润和浸润的手术效果一样,切除即治愈。
经过这次面诊,蔡女士一家死心塌地决定手术了。在苏州手术,请的上海专家飞刀,手术入院当天是周一,周二周三做检查,周四手术。手术当天,蔡女士的母亲从进去到出来共三小时左右,做的是胸腔镜下单孔微创手术,手术方式是楔切,术中病理显示是微浸润。
术后第二天,蔡女士的母亲拔了导尿管,出院前一天拔了引流管。目前,蔡女士的母亲正在缓慢恢复中,蔡女士已经拿到了大病理结果,好在没有升级,还是微浸润。至于手术费用方面,医保报销后,自费是不到2万,但这不包括飞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