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说起国人就一定会提起一个优良传统,“吃苦耐劳”。
早些年对这四个字没有很直观的感受,只知道父辈很辛苦,一个个都是闷头干活,沉默不语。
慢慢经历的多了才知道,所谓的“吃苦耐劳”很多时候只是没办法,只能硬熬,指望熬着熬着就有了希望。
就像阎连科在《我与父辈》里说的那样:
终于就在某一瞬间,明白了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与病死。
特别是疫情这几年,我感觉我们可真是太能”吃苦耐劳“了。
默默地承受这一切。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对普通人来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我最近在家看了很多纪录片,纪录片就跟一个家庭的相册一样,通过纪录片我们才能体会我们社会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中有个纪录片让其我如鲠在喉,是周浩导演的《厚街》。
整个纪录片看起来很“乱”,但这种“乱”真实又刺骨。
它记录的是2002年东莞厚街一个隔断出租屋的底层百态。
《厚街》戳人的点在于,它让我们看到,在宏大的主流叙事外,还有这么多“炮灰”一样的小人物共同撑起了时代发展这辆列车。
当年的厚街,是台湾商人进入大陆最早的地方之一,是资本聚集地,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用导演周浩的话来说就是:全世界每十双鞋中,就有一双从这里生产的。
自然,广大中国的打工者从五湖四海涌来,人们背井离乡,拖家带口,来这里寻找生存的希望。
对现在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讲究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可是对当年出去打工的人而言,单单生存这件事,就让他们焦头烂额。
在片中,有个男人躺在大街上,一动不动,警察喊他,不理,医生拉他,不动,整个人就跟死了一样。
围观群众说:
被人打了。
原来,这哥们抢人手机,没想到被对方打了一顿,害怕到不敢起来了,直到医生说:你快点起来到车上去,就没人打你了。
听完这话,只见男人嗖地站了起来,起身走了......
在《厚街》里,现实的沉重和人们的心酸常常会碰撞出一种很滑稽的“喜感”,可实际上,是无限的悲伤。
有天夜里,有人在对骂,一边骂一边还丢酒瓶,紧接着其中有人拿起菜刀就往对方身上砍。
一个男人浑身是血的走出来,同伴把他带到小诊所,医生连忙挥手:你们去大医院吧。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男人说话了:
不去,大医院,我来不起啊。
你会发现,这些人大都是一种很残酷的生存状态,可反应在脸上,是某种见怪不怪的麻木。
在纪录片中,出现了惊险的一幕,楼上有个屋子烧起来了,里面还有一个煤气罐,有人在喊要爆了。
就在楼下站满了看热闹的住户时,上面的人直接把煤气罐往下丢。
然而大家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看着随时要爆的煤气罐,有个大姐说:
上次丢下来把摩托车都烧了。
在《厚街》里,我们见识到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生活状态。
可是跟随镜头的走进,我们看到,无论是谁,只要把他的生命痕迹呈现出来,同样是充满力量的。
导演周浩带我们走进了他们的一个出租屋内,简单的砖木结构,本身就不大的空间被隔成一小块一小块。
更狠的是,虽然每户都有门,但却没有顶,别说是做复杂的运动,就是打呼噜,家家户户都能听到......
在屋顶的出租屋里,有一个叫孙翠英的女人,她的丈夫早些年因为煤矿出事,没了。
为了生计,孙翠英带着女儿到厚街打工,她对未来依然满怀期待,她说:
我还是要打工,等老了跑不动再说。
在这里,孙翠英和无顶出租屋里另一个住户胖叔叔好上了。
他们同吃同住,偶尔还一起去看个户外电影,可是一到了“钱”上,孙翠英就一肚子苦水。
因为跟胖叔叔同居,孙翠英得了严重的妇科病。
明明受伤的是自己,何况这种病是两个人的事,可每回都是孙翠英独自去医院,次次都是自己掏钱,拿两个人的药......
说到这里,孙翠英一脸绝望:
如果我得个癌症,他看着我死。
在孙翠英的人生哲学里,有钱最重要,她的人生目标就是让女儿嫁个有钱人。
有一回在路上,孙翠英看到一个做特殊工作的发廊妹,孙翠英笑呵呵地说:
假如我长的漂亮的话,我肯定不会白白浪费一生。干脆就......
可能是顾及镜头的原因,孙翠英没有继续往下说。
最后,孙翠英离开了胖叔叔。
在《厚街》里,猛地一看,你可能会说,这一个个的怎么都胡来,可是生而为人,一个人再怎么吃苦耐劳,终归是需要有人关心。
在无顶出租屋里,有一对很“夸张”的情侣,男人叫朱莫愁,是个算命先生,女的叫秀秀,在工厂上班。
朱莫愁比秀秀大很多,可秀秀就是愿意跟着他。
但朱莫愁的前妻不干了,前妻刚好也在厚街打工,于是找上门来,和朱莫愁大吵大闹。
朱莫愁实在受不了,就说自己要回湖南老家了。
可谁知道,第二天秀秀送朱莫愁出门时,前妻又冲了上来,上来就扯着秀秀的头发,拳打脚踢,可嘴里骂得明明是朱莫愁:
你骗老子。
原来,朱莫愁说让她送自己去车站,最后却还是让秀秀送,前妻气不过。
有意思的是,朱莫愁被前妻送回老家后,朱莫愁又回来找秀秀了,他们离开了出租屋,去了另一个前妻找不到的地方......
在网上有些评论说,没想到这些民工们的爱居然这么深沉。
可就像导演周浩说的那样:
凭什么你受的教育高,你的爱就会比别人深一点,大家都是人。
为什么我们的国产爱情片臭名远播,无非就是动不动把爱情这东西贴上各种标签和符号。
可现实中,男女之间的感情却是那么微妙和复杂。
在无顶出租屋里,搬来了一对年轻的情侣,他们只在这里住了一个月就出去租房子了。
原来,他们找到了一条多赚钱的路子,就是女人在家接客......
男友说: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慢慢就陷进去了,像一件衣裳一样,反正都撕破了。
当问到女人第一天工作什么心情时,女人不好意思地说道:
怕,怕得很,不舒服。
你会发现,像《厚街》这样的纪录片,它有着非常戳人的人情味。
它用一种很温和的视角来陈述所见所闻,没有偏见和说教,却能激起观者的良心。
我们这个社会高速发展,大部分传播的,都是一片和谐幸福的生活。
可是这国家这么大,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过着各种鲜为人知的生活。
整个纪录片,最让我感慨万千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女人叫祝儿。
祝儿和老公带着女儿还有祝儿妈妈一起挤在无顶出租屋的一个小隔间里。
纪录片拍下了祝儿生二胎的场景,他们没去医院,直接拿着刀具在小隔间里生产。
满脸煞白的祝儿躺在小床上,脚下是刚出生的儿子,还有同样很小的女儿......
而此时丈夫坐在门外,跟旁人聊着天说:
生老大时就很快,她不吭声,都忍着。
我看到这个场景真的被震住了,可是镜头一转,新生命的诞生,分明又让这家人高兴不已。
祝儿老公一边哄着两个小孩,一边乐呵呵的拿出称来称新生儿的体重。
祝儿同样如此,虽然自己刚生产完,但是看着眼前的孩子,也是满心欢喜。
苦吗,是真苦。
可他们的笑容,确实也是真的。
我们有太多的人都是在这一天天的“吃苦耐劳”中走过来的。
大部分人都是缺乏勇气的,但忍受痛苦的耐力惊人。
当年的他们是这样,现在的我们同样如此。
这些年来,每一个繁荣耀眼的城市,都有一个“厚街”这样的地方,主流的灯光从来不会照到他们身上,他们只能拼尽力气,把自己当成燃料。
因此,我很能理解导演周浩自己评价这片时说的话:
我不觉得他们很苦,我也不觉得他们不苦,生活就是这样,现实就是如此。
在周浩看来,有很多苦,是我们强加给别人的,另外一个阶级的人,用一种怜悯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时候,你就觉得别人苦。其实你有什么资格去怜悯别人,也许你又被另外一个阶层怜悯。
我们现在是所谓的大数据时代,人们天真的以为,大数据能记住自己。
可现实是,和当年的他们一样,大数据记不住普通人,大数据只会把人利用完一波换一波。
尤其是这几年,很多时候,大家都只是被当作人口,活着而已......
十四亿人就有十四亿种活法,只有你想不到
这种纪录片很好,很真实。但我不爱看,自己的生活已经很辛苦,还要看别人的苦,受不了,而且生活中比这些还痛苦的比比皆是,纪录片里的,我就没啥了,希望这样的纪录片能成为史料,让几十甚至几百年后的人,知道我们这个年代的底层民众的苦与乐
02年我刚到厚街TTI,
不是人人都是苏炳添都能跑进百米十秒以内,没办法,都是命啊。
这部纪录片看不到了,以前我看了很多遍。确实打工就是为了生存,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
充满谎言的大地
[点赞]
存在就是理由。底层的生活,很是不易。
厚街就师城中村q民五术[吃瓜]
难以想象
[100][100]好的电影好的记录!
钱比命重要,没钱明天就活不下去。
活着啊!!人生最难的不就是活着吗?
人物都不打码的
09年在汀山上班
早知道有这个纪录片,搜不到啊,有的就是些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