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彭老总枪毙逃兵,毛主席:这人不能杀,救下了个未来的司令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2023-12-16 10:18:16

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1914年,杨上堃出生在江西兴国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活的苦难使他得到了磨练,坚强勇敢、吃苦耐劳。

江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出生在这里的杨上堃从小便耳濡目染,深受影响。

1930年,年仅16岁的杨上堃便参加了革命,自此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在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都能够看到他无畏的身影。

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失败后,杨上堃奉命随部队转移,踏上了长征之路。

1934年12月下旬,为了打开新的战略局面,中共中央下达了强渡乌江的命令,并将这任务交给了红2师。杨上堃所在部队便是红二师。

1935年的迎新会上,师政委刘亚楼做战前动员,抢渡乌江的任务由杨上堃所在的四团负责。1月2日,杨上堃主动请缨,率领16名战士在我军的掩护下,终于登上北岸。

一登上对岸后,杨上堃和战士们在后续抢渡部队没有抵达的情况下,向敌人发起主动攻击,敌人三个团的兵力被我军打得四处逃窜,组织不起反击来。这一战获得了中央军委的表彰和嘉奖。杨上堃等人也获得了“勇士”的称号。

此后,在长征的多个关键战斗中,杨上堃继续发挥不怕牺牲、勇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抢夺泸定桥成功抢渡大渡河,为我军主力打开了通道。在长征的最后一道天险腊子口,杨上堃又率领部队从悬崖绝壁下攀上去,对敌人发起猛烈攻击,帮助红军占领了腊子口。

在红军长征途中,杨上堃是军中有目共睹、当之无愧的“英雄连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时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一营营长的杨上堃率部参加了平型关大战,此战后,杨上堃率领独立团留了下来,在这里开展群众工作,创建革命根据地。仅仅一个月时间,他的独立团便扩大成了3个团,直接改称独立师。

1939年,杨上堃先后奉命调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的参谋长、一支队参谋长。突如其来的“降职”让杨上堃心生不满。

没有及时调整好情绪的杨上堃被时任一分区侦察科长的袁彪继续煽动情绪,导致心理失衡,最终作出了错误的决定。

1940年2月,杨上堃率领20多人离开部队,但幸运的是,一路上他都在反省,尤其在想到党组织多年来对自己的教育后,很快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于是,杨上堃随即率领出走的20多人回到了军区,主动承认错误,请求处罚。

而杨上堃率领20多人出逃后,相关报告便送到了彭老总的办公桌上,这次“逃兵事件”影响恶劣,如果不严惩,必然会对我军部队带来严重后果。

于是,彭老总等人立即下令要将闹事的杨上堃等人尽快抓捕归案。令人没想到的是,7天后,杨上堃又主动回到部队,向组织承认错误。

彭老总得知后,仍然没有消气,他怒气冲冲地来到主席的住处,将杨上堃出逃的相关事件汇报给毛主席,并表示:“一定要枪毙杨上堃,以儆效尤。”

毛主席仔细翻看了彭老总给他的报告,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这个人,不能杀。”

这件事情性质恶劣,给部队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彭老总不理解毛主席为何要心软。毛主席也看出了彭老总的不解,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杨上堃这个人,对革命是有贡献的,他的功劳是不能轻易被抹去的。”

说完杨上堃的功劳后,毛主席又顿了顿,看了眼神色已经有所缓和的彭老总,又接着说道:“杨上堃这个事情,本质上来说,其实还是内部矛盾,因为他不是叛徒,更没有投敌。当然了,性质还是相当恶劣的。不过,罪不至死。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是自己主动回来的,这说明他也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了。综合以上种种来看,这一次还是应该放过他。”

听到毛主席如此耐心地解释,刚刚还怒气冲冲的彭老总也被说服了。就这样,杨上堃得到了组织的宽大处理,撤去职务,开除党籍。

五个月之后,针对杨上堃的表现,组织安排他进入陕北抗大学习。整风运动中,杨上堃做了严肃的自我批评,对自己的错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表示一定要在日后的革命工作中吸取教训,弥补错误和损失。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组织决定恢复杨上堃的党籍。恢复党籍这件事令杨上堃终生难忘,他曾这样说:

“恢复我的党籍,使我真正体会到党对一个革命同志永远是关心和爱护的,永远不会抛弃的,我深受感动,暗下决心,努力工作,报答党的关怀。”

紧接着,杨上堃奉命前往东北参加工作。解放战争期间,杨上堃先后参加了四平保卫战、解放长春等战役。

在全国基本解放后,杨上堃被调往江西赣州执行剿匪的任务,在他的领导下,赣州的匪患很快便被平息,当地的革命秩序也得到了恢复。

此后,他便长期留在赣州开展工作,一待就是15年。1962年,杨上堃已经升任赣州军分区的司令员。期间,杨上堃时刻保持清醒,发挥战争时期的革命劲头和拼搏精神,兢兢业业工作,为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努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上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尽管处境艰难,但他依然在岗位上坚持开展斗争,为部队稳定作出了贡献。直到1970年才恢复了工作,出任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的副司令。

1984年5月21日,杨上堃在南昌逝世,享年71岁。这位被毛主席救下的司令员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实际上,被毛主席救下的将领不只有杨上堃。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许世友将军。

1937年,因受到张国焘错误路线影响,一部分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也受到了党组织的调查。许世友也被指反对党中央,同情包庇张国焘。

在愈演愈烈的紧张形势下,许世友准备率领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们出走。不过没有成功,他也因此被逮捕关押。

针对许世友的行为,人们认为他执迷不悟,态度嚣张,毫无认错之意。因此,大多数人都同意枪决许世友。

然而,就在枪决许世友一事即将成定论时,毛主席却果断否决了这个建议。不仅如此,毛主席还亲自来到关押许世友的监牢里找他谈心、说话。

毛主席亲切、真诚的话语令许世友很是感动,这位一向大大咧咧、粗线条的战将罕见地流下了眼泪。

就这样,毛主席亲自打开了许世友的手铐和脚镣,也亲自打开了许世友的心房,让他没有了心理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

自此,许世友成为了毛主席最为忠实的追随者,直到毛主席逝世。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