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和鼠标是我们日常使用电脑中必备的两款外设了,而我最近就在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鼠标,毕竟鼠标日常使用还是占很大比例的,无论是游戏还是工作都要用到,但我最近去搜了下市面上的电竞鼠标,发现大家为了轻量化,都会把电竞鼠标做得比较小巧,对于我这双大手来说,小巧的鼠标用着会非常不舒服,没有办法完全抓住鼠标,用的时间比较久,就会容易出现手疲劳的情况发生,而最近我看到雷柏的VT3 Pro Max,发现它对于大手是非常友好的,而且外观造型以及性能也很强悍,于是就选择入手了。那么接下来就跟随我来看看这款雷柏VT3 Pro Max具体的表现如何吧。
▲雷柏鼠标最近这两年可以说在电竞这一块做的是风生水起的,尤其是VT系列鼠标,不仅拥有极具性价比的价格,而且性能外观还非常在线,就连包装盒的设计也非常的年轻化,整个包装盒设计是以白色为主色调,产品型号在左侧进行了高亮,而在右下方还特地标注了它的特点,支持4K以及8K回报率。
▲打开包装盒之后就可以看到雷柏VT3 Pro Max的本体了,并且里面还配有了PTFE特氟龙脚垫、USB线、USB转接头、防滑保护贴,以及使用说明书,而它配备的USB线是镀金接口,具备了抗氧化耐腐蚀的作用,经常用电脑的朋友应该都有过USB接口有氧化,甚至很久之前的USB接口还出现了生锈的情况发生吧,现在用了镀金USB接口,这种情况就不会有了,而且使用寿命还长,传输也非常的稳定。
▲雷柏VT3 Pro Max的设计非常在线,几乎是一个纯白的机身,非常的简洁好看,而且它还是中大型手非对称的设计,拥有背高驼峰,在握持的时候掌心可以更加能够支撑住,而且也不会顶手,再加上还有按键导槽以及内凹弧度,并且还抬高了侧壁,手掌、手指均获得了一个舒适的支撑点,握持起来更加的舒服,长时间使用也不会觉得累。
▲一款为中大手而设计的电竞鼠标,重量竟然只有59克,可以说是非常的轻巧了,在滑动的时候都能感觉到轻松,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用的鼠标有多么重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而且无论是趴握、抓握、122握、131握,都是非常轻松的,日常使用下来没有感觉到不适感,反倒是越用越喜欢。
▲VT3 Pro Max采用了原相定制3950 Ultimate游戏光学引擎,这款芯片可以做到DPI高达30000,追踪速率达到750,DPI其实就是越高,鼠标就越灵敏,不过肯定没人用到顶格的30000 DPI去,因为动一小下,鼠标箭头就跑到显示器对角位去了,那么高DPI的意义主要是可以让移动更加的稳定,不容易失帧,可以说3950这款芯片是目前鼠标里最强悍的存在了。这款鼠标还有11档LOD静默高度调节,抬起也可以保留一定的工作高度,手臂流玩家在抬鼠操作时候回更加丝滑,对于CSGO这类游戏的话,作用非常明显,可以实现微操细节。
VT3 Pro Max采用了C+click分离式按键预压校调技术,可以减少按键的空行程,消除空腔音,我按下去的手感是非常扎实的,不会给人一种廉价感,而且等距按键支点可以有效解决因为非对称结构所导致触发时产生力的分解,从而避免按压反馈不一致的问题。
▲它配备了一个微型Nano 4K接收器,并且接收器上可以实时显示电量RGB指示灯,4K回报率的鼠标大家见得多了,而8K回报率的鼠标其实并不多见,这款鼠标它是支持OTA无线8K以及有线8K回报率的,并且不需要另外购买8K接收器,一般其他品牌要想支持8K回报率,需要额外再买个8K接收器,往往需要几百块钱才能买到,而雷柏并不需要额外购买,只需要在软件上打开OTA型8000Hz,即可开启8K回报率,响应速度可以达到0.125ms,不仅性能更强,延迟也会更低,可以更准确的移动,以及更平滑跟手。
▲雷柏VT3 Pro Max拥有800mAh的大电池,可以无线连续使用200小时左右(1KHz回报率),如果说使用4K或者8K回报率的话,续航时间会缩短,因为高回报率会舍弃一些续航,相当于手机的性能模式了,而充满仅仅只需要3小时,可以说这个续航时间是非常久的。
而且它还可以另外购买无线充电模块,在底部还设置了充电模块拓展仓,可以实现无线充电的功能,无线充电模块还非常的帅气,拥有RGB灯效,在夜晚的时候格外好看,只需要将鼠标轻轻放上去即可实现无线充电了,就不需要经常去找充电线充电了。
▲雷柏鼠标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拥有驱动软件,并且软件里面可以设置的功能非常多,包括DPI设置,以及9个按键功能设置,还有像是按键防抖延迟、波纹修正、直线修正等功能也是可以设置的,还有宏编辑,一个按键可以触发一串指令,可以简化游戏操作,当然也可以进行固件更新,当鼠标有什么BUG的时候,雷柏可以通过固件更新进行修复,也可以对其新增功能。
雷柏VT3 Pro Max是雷柏目前的旗舰产品了,在电竞鼠标这一块,雷柏做得确实是非常不错,性价比不仅很高,而且性能做的也是非常顶尖的,在三百元这个价位段,还能支持8K回报率,应该仅此一家了吧,还不需要额外购买8K接收器,日常以及游戏使用,都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