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马新明
编者按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北京市文联常务副主席马新明,讲述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体会与思考。
记者:10年来,首都文艺界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和亮点?
马新明:10年来,首都文艺文联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全面推动首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出新贡献,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品。
一是凝心铸魂,汇聚时代磅礴伟力。北京市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心组织举办涵盖各艺术门类2万多人参训的培训,开设“开班第一课”,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凝聚文艺工作者。举办“大家小课”等,用文艺语言、艺术形式传播党的声音,引领艺术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抒党情,汇聚起巨大的精神力量。创作推动理论学习有形化生动化,《百年跫音》《百年望道》《觉醒年代》《香山之夜》等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脱颖而出。
二是担当使命,服务国家重大任务。首都文艺工作者在重大活动中担当重任,深度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举办《人民的心声》专场演出;全面参与创排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及系列文化活动,推出《永远在一起》等10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创作《爱是桥梁》《不负苍生》等“以艺抗疫”作品,激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力;举办“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首都文艺家创作采风作品展,“天工传桑莲”民间工艺美术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活动,生动勾勒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足迹和辉煌成就。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勇担使命,围绕脱贫攻坚和对口援建工作部署,常态化开展“结对子 种文化”“到人民中去”等文艺志愿服务行动,惠及550余万人次。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展美术、书法、舞蹈、电影、摄影、曲艺、杂技等联袂创作展演活动,推动区域文艺资源共享和文化协同发展。
三是聚力赋能,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首都文艺文联工作紧紧围绕“四个中心”首都功能定位,持续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全面推进“演艺之都”“书香北京”建设,聚力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连续举办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和沙龙,为推动首都文艺发展提供了宏大的平台;组织知名文艺家推出《京城之脊》《镇水神兽》,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和文化保护。推动“一城三带”主题创作,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知名艺术家创作的200余部作品斩获国内外重要奖项,《长津湖》《流浪地球》《五星出东方》《北上》《应物兄》《宝水》等作品享誉国内外。连续编撰出版《北京文艺发展报告》《北京文化书系丛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引领文艺高质量发展。聚焦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实施“北京文学走出去”,加大“请进来”力度,北京电影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北京影偶艺术周、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世界灯光师大会、俄罗斯当代青年美术展等活动,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聚焦文艺与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文艺+”战略,在文艺体验中充分融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科技,打造精彩纷呈的文化新产品、消费新场景。开心麻花“沉浸式演艺会客厅”、泡泡玛特文创IP、天宁1号东方艺空间、天桥艺术中心新空间剧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培育沉浸式、互动式消费演出新业态,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首钢文化产业园、奥林匹克公园、音乐产业园、798现代艺术区、宋庄艺术小镇、台湖演艺小镇、怀柔影都、通州三座文化新地标等亦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有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四是用心用情,深化文艺利民惠民。着力推进“回天”主题文艺创作,文学、戏剧、摄影、音乐、舞蹈、曲艺、电影、电视等8个文艺门类的数百人次艺术家深入回天地区,开展“蹲点式”采风,展现变迁中的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连续举办多年的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新时代首都美术展、新人新作美术书法展、北京舞蹈大赛、北京青年相声节、“兰亭杯”中小学书法大赛、北京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等品牌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精心组织“文化下乡”“送欢乐下基层”“文化进万家”等惠民活动。北京多个文艺志愿项目获得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表彰。
五是筑基垒台,铸就人才高地。北京市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为人才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0年来,北京市文联艺术家会员从17681名增加到25468名,增长44%,首都文艺生力军呈现梯队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新格局。北京市文联所属13个文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共计146人,其中88人是全国文艺家协会理事,21人担任全国文艺家协会主席、副主席。定政策、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促创作,打造“北京文艺论坛”“坊间对话”“艺苑沙龙”等学术品牌,帮助文艺人才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首都艺术家以高尚的操守、良好的形象、优秀的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记者:在您看来,优秀的文艺作品具备怎样的特点?
马新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首都文艺工作者牢记嘱托,紧抓创作这个中心任务,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推出了一批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
优秀文艺作品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但也有共性特质,即思想性、时代性、创新性、艺术性、人民性有机统一。思想性就是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触及人的灵魂、引起思想共鸣。时代性就是记录时代、反映时代、讴歌时代,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时代烙印。创新性就是传承与创新、观念和手段、内容和形式、胸怀和创意有机结合对接,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艺术性就是尊重艺术规律,符合艺术审美,追求真善美,用生动的艺术形式反映事业和生活、梦想和期望等,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人民性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人民心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记者:您认为如何建立健康的文艺创作生态?
马新明:一要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二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三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四要树牢正确的文艺创作导向。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五要重视先进典型引领。引导鼓励艺术工作者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六要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引导文艺家以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创作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文艺园地百花竞放,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
记者: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您认为文艺工作者在中外文明交流中,将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
马新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文艺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作为文艺工作者,一是奋力创作优秀文化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二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组织开展深层次、多领域的人文交流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展演活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三是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化。要胸怀天下、放眼国际,把艺术的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的潮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四是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搭建文化交流桥梁和纽带,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通共融,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记者:对今后首都文艺文联工作有什么样的展望?
马新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首都文艺改革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首都文艺文联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用心用情用功用力,团结引领艺术家勇攀文艺高峰,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放歌,不负伟大时代,不负人民的重托。
北京市文联将从六个方面着力引领推动首都文艺高质量发展:一是政治引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着力推动学习教育深化、内化、转化,研究阐释体系化、学理化,理论宣传艺术化、大众化,形成生动实践、结出硕果。二是精品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融入首都发展、创新扶持机制、深度融合联动,打造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水准、首都气派的精品力作,书写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时代,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三是人才引领。完善采风创作、教育培训、展演展示、评奖推优、职称评审等服务平台,全方位全链条打造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和示范性的首都文艺人才新高地,不断壮大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队伍。四是需求引领。始终坚持文化为民,积极探索新时代首都文艺惠民服务和志愿服务新路径,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五是行业引领。充分发挥文联在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统筹文艺资源,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建实“文艺家之家”,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作氛围,推动首都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六是党建引领。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建设推动文艺文联组织建设,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文艺队伍。同时,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团结凝聚首都文艺工作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充分展示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本报记者 郭海瑾)
《人民政协报》(2024年11月18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