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真迹~上阳台帖,李白杜甫第二次见面发生的故事

自载自游呀 2025-03-03 03:19:46

李白与杜甫初次相逢在洛阳,这个大家都已熟知。但你知道两人第二次见面在哪里吗?见面后又发生了什么奇特的故事呢?

李杜二人洛阳离别时约定下次在宋州的梁园会面,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高适也应杜甫之邀赶来聚会,三位大诗人一起寻幽访古,宴饮赋诗,恣意纵情。应李白提议,三人北渡黄河,一起到济源阳台宫拜访李白的朋友,一位名叫司马承祯的著名道士。不料当赶到王屋山下司马承祯修道的阳台宫后得知,司马承祯已经去世了。李白面对司马承祯在阳台宫内所绘的王屋山风光壁画,睹物思情,感慨万千,挥毫写下了一首四言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这首诗赞颂了司马承祯的壁画作品,抒发了李白对其的仰慕之情。

李白 上阳台帖

这首四言诗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后人称之为《上阳台帖》,其书法风格与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相一致,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参差跌宕,意态万千。从数不清的印章和题跋可知,这张帖经历了无数名家包括宋徽宗、清乾隆等的转手和收藏。最后被民国四公子之一也是著名收藏家鉴赏家张伯驹先生花重金购得并转赠领导人,虽爱不释手但领袖还是按照他制定的规定让工作人员送交故宫博物院保存,现是故宫的顶级文物镇馆国宝。

李白 上阳台帖

在阳台宫前广场上的《上阳台帖》及司马承祯塑像,向游客诉说着这段一千多年前在这里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

阳台宫广场

阳台宫广场

阳台宫位于济源王屋山下,如果你去王屋山游览,务必前往山下的阳台宫看看,阳台宫门前的广场上,就立着《上阳台帖》与司马承祯像,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李白像,看了介绍才知是司马承祯,并了解到这段奇特的故事。其实司马承祯也是道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发明了“洞天福地”理论,并将王屋山列为“天下第一洞天”,大大提高了王屋山在道教中的地位。

谢谢阅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