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两位宠妃多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是如何处理她们的?

紫星薇辰说历史 2024-08-02 00:09:25

枕边风,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普遍现象,几乎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

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乃至于不得不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男人做出决定,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

皇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高统治者,不仅权力最大,而且伴侣最多,受枕边风影响的概率就更大,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更多。

李世民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出色的统治者之一,但这并不能使他幸免于后宫政治争斗的阴影。

唐朝武德年间,李世民还不是皇帝,只是秦王,唐高祖的两位宠妃便曾做出过陷害李世民的举动。

没有人想到过,这种看似没什么价值的“枕边风”,居然差一点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逼父,最终如愿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而登基之后,他又会如何对待这两位如花似玉,曾经置他于险地的“小妈”呢?

玄武门,一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血腥政变,随着天色渐明拉开了帷幕。

这场最多不超过三千人参与的政变,极大程度改变了当时几千万黎民百姓的生活,也决定了今后那位太宗皇帝人生的转折。

政变的结果是妇孺皆知的,当尉迟敬德穿着鲜血浸透的铠甲,站在李世民身后面见李渊时。李渊才知道,自己低估了这个二儿子,这个天下已经不属于他了。

“你还想要什么。”

李渊看向李世民,觉得他的眼神那么陌生。

“我要……节制……天下兵马!”

这意味着,李世民要从自己父亲手里,夺走一个帝王最核心的权力——兵权。

此时的李渊已经没有拒绝的权利了,不然下一个李建成的下场就会出现在这所宫殿里。

他颓然地摆了摆手,在沉默中答应了这个威逼的请求。

但是李渊仍保有一些自信,自认为即使皇帝当不了太久,晚年生活也不会太差,至少没有性命之忧。

李渊能够如此自信的资本,来源于父子之间的血脉亲情。

即使他不再具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他仍然是李世民的亲生父亲。

李世民已经杀掉了对自己有威胁的兄弟,不会再对这个没有威胁的老父亲动手了。

但不是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李氏家族的血液的,尤其是李世民那些如花似玉的继母,其中不乏一些人在他称帝的路上横加阻碍。

后宫里,两个女人在瑟瑟发抖,恐惧着大唐天下的新主人会怎么对待这两个陷害过他的女人。

这两个女人都是李渊晚年宠爱的妃子,一个是张婕妤,一个是尹德妃。

张尹二人和李渊之间的渊源很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晋阳起兵。还是郡守的李渊,夜宿只有天子才能下榻的晋阳宫,并且和两个宫女一夜春风。

这是对于当时皇帝威严的极大挑衅,一旦传扬出去,性命不保。

迫于无奈,李渊起兵反隋,才有了后来的大唐王朝。

称帝后的李渊,没能忘记那一晚龙床上的美艳,和那娇嫩的肌肤,柔软的腰肢。

在原配妻子去世后,李渊派人把张尹二人接到长安城,并分别赐封为婕妤和妃,史称张婕妤、尹德妃。

张婕妤和尹德妃不仅年轻貌美,而且身段柔滑,善于在皇帝面前表现出女人独有的美丽和善良。

李渊对此流连忘返,深深的迷上了这两个女人。

得到皇帝的宠幸之后,张婕妤提出了一个请求:我父亲年纪大了,别无所求,只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土地,好以此安度晚年。

她用嫩葱般的手指指向大唐疆域图的一处,希望得到这里。

能直接指出具体的方位,说明这是一场有预谋的策划。

但李渊还是同意了,对于皇帝来讲,这是一个并不过分的请求。

李渊亲手书写了诏书,交给了张婕妤。在张婕妤眼里,虽然土地还没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有天子的诏令,这片土地已经属于自己了。

遗憾的是,她想错了。

这片土地已经有了主人,淮安王李神通。分配给他这片土地的人,是李世民。

面对皇帝的诏令,李神通反常的表现出了拒绝,他表示:这片土地是之前就分给我的,我不会交出去的。

婕妤私奏以乞其地,高祖手诏赐焉。神道以教给在前,遂不肯与。——《旧唐书·列传第十四》

反对皇帝的命令,即使是自己占理,也仍旧是一种不明智的举动。

李神通之所以这么做,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动机。

淮安王李神通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一向不错。

《资治通鉴》里曾经记载,李世民曾经受邀去往太子李建成府上饮酒,不慎被太子在酒里下毒,吐血数升。最后,还是李神通站出来搀扶李世民回了家。

这就是唐代历史上有名的毒酒谋害案件。

根据现代历史学家的考证,这件事大约是子虚乌有的杜撰,是李世民上位之后为显示自己政变的被逼无奈,而对隐太子(唐太宗贞观年间对李建成的谥号)一党的丑化。

但是这个故事里是李神通扶着李世民回家,而不是别人,就足以说明两者关系之近了。

李神通是军事贵族起家,当年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他是头号响应。长期身处行伍,使得李神通在政治站队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李世民这个同样擅长带兵打仗的侄儿,而不是在朝堂上指点江山的太子殿下。

这次,是一种对于太子党反抗的暗示,也是一种对李世民权威的支持。

李渊很清醒,他明显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开罪于血脉相连的堂兄弟,况且这个兄弟还曾屡立战功。

强行收回田地,不仅会影响李渊在家族里的威望,还有可能影响一众功臣勋旧心里利益分配的平衡,从而产生不满。

李渊敏锐地意识到,李世民已经对他产生了明显的权力威胁,自己对秦王政治势力的威慑力已经减弱了。

张婕妤在此时,适当的发挥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她表示:皇帝的诏令,已经比不上秦王的话了。

于是,李渊马上派人把二儿子召来训斥了一顿,并表示:“这个孩子常年在外征战,受那些读书人挑唆,已经不是我之前印象中的儿子了”。

他日, 谓裴寂曰:“儿久典兵,为儒生所误,非复我昔日子。”——《新唐书· 列传 · 卷四》

这是一个危险的政治信号,代表着权力天平上的父子情开始失衡。

张婕妤就此知道,李世民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远不如李建成符合自己的利益需要。

既然如此,那就支持太子吧。

尹德妃和李世民的矛盾也来自一件小事。

洛阳征讨王世充、窦建德胜利之后,李世民往长安运输了大量缴获的战利品,准备封存在国库。运输的过程中,尹德妃看上了其中一些珠宝,希望李世民可以送给自己。

这是一种拉拢的姿态,一个皇帝的宠妃并不缺少得到金银的渠道。

但李世民拒绝了,理由是这些都是国家的,他没有私人处置的权力。

听到这话,尹德妃眯起眼睛,带着恶毒的意味盯着李世民。

但她很快就看不下去了,李世民的眼里带着执着和公正,还有常年带兵养成的杀伐气。

这个人眼里的光辉比太阳还灿烂,不是一个靠着爬上龙床的女人可以应对的。

他知道这样的人不是他能拉拢的,因为她们不是一种人。

拉拢不成,那就只能把他拉下马了。

共同的目标总能促使人联合起来,历代常见的宫斗戏码在唐朝武德年间罕见的没有出现。

两个最为受宠的妃子在利益的交织下联合起来,集中火力对付可能取代李建成太子地位的秦王殿下。

她们很清楚,虚假杜撰的杀伤力,永远比不上真实存在的可能性。诋毁李世民的最大筹码,在于他对李渊日渐浓厚的权力威胁。

只要时常点破这一点,皇帝和秦王之间的裂隙,迟早会一发不可收拾。

一次偶然的机会,尹德妃对李渊说道:“皇上您百年之后,秦王如果当上皇帝,那我们母子一定没有好下场。而太子仁厚,一定会善待我们母子的。”

妃嫔等因奏言:“至尊万岁后,秦王得志,母子定无孑遗。”——《旧唐书·列传第十四》

李渊原本的笑容戛然而止,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掐断了。

他感到一股巨大的威胁萦绕在自己身边,无论怎么做也无法驱散。

身为父亲,李渊骄傲于自己二儿子的优秀:作为皇帝,李渊恐惧于秦王带来的,那种日益清晰的权力威胁。

在那之后,李渊经过衡量,最终倒向了太子一系,准备清除秦王李世民势力。

妃子和皇子之间因为这样的小问题最终针锋相对,还犯不上。能从万千宫女中脱颖而出,还能得到李渊多年宠爱的女人,尚且不至于这么没有政治头脑。

自古红颜多薄命,乱世之责罪红颜。但在封建社会,一个女人的话语权又能有多大,到底不过是太宗皇帝为这场历史上少有的皇家血腥蒙上的遮羞布罢了。

即使这些事情都是真的。

这里的记载大多是李世民当上皇帝后进行的修饰,张、尹二人和李世民之间主要矛盾还是来源于政治分歧。

张尹二人联合着把政治筹码全押在了李建成身上。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注定能当上皇帝的人最终只有一个。

张尹二人站在李建成的政治立场上,和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李世民之间形成了天然的政治对立。

政治,就是你死我活。

由此,张尹二人多次在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就不足为奇了。

遗憾的是,她们最终选错了。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都没能阻止李世民那熊熊燃烧的帝王意志。

他以八百秦王府卫士控制太极宫,挟持李渊,斩杀李建成、李元吉,成功拿到了大唐天下。

张婕妤、尹德妃之后在历史上的记载,从玄武门之变结束的那一刻就消失了。手

握天下兵权的李世民,不用再用女人来证明自己夺位的合法性和被逼无奈了。

但是张尹二人对李世民的陷害是真实的,这也确实极大程度影响了李渊对李世民的印象。

杀了这两个女人,于情于理,对一个帝王来说,是合理的报复。

但是李世民没有这么做,因为这没什么意义。

一个优秀的统治者一定会有广阔的胸怀,因为他极度自信,自信任何事情都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古罗马时期,恺撒大帝的妻子和他手下的将军通奸,凯撒知道之后并没有什么愤怒,照样按照能力任用了这一下属。

因为他有极度的自信把握一切,也因为女人在他眼里远不如一个优秀的人才。

张尹二人在历史记载中结束了自己的身影,但是尹德妃曾给李渊生下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酆王李元亨。

这个孩子后来担任了金州刺史,还曾因为年纪小被李世民体谅,赐予金盏。

从他的结局来看,张尹二人没有被清算,而是在一个没有历史记载的角落里善终了。

这就是太宗皇帝的胸怀,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昌盛数千年的品格。

0 阅读:22

紫星薇辰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