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不惧特朗普施压“硬刚”,背后资金链竟越“杠”越粗?

海问香 2025-04-19 22:56:28

美国哈佛大学因拒绝配合联邦政府提出的"反犹审查"及招生制度改革要求,自4月14日起被冻结22亿美元联邦拨款及6000万美元项目合同。这一决策引发连锁反应:尽管面临财政压力,该校却意外获得民间小额捐赠潮的支持,同时遭遇部分重量级捐助者的持续批评。

新泽西州作家塞缪尔·格雷厄姆-费尔森作为犹太裔校友,在事件后首次向母校捐赠108美元——这一数字取自犹太教象征生命意义的数字18的倍数,以此抗议政府"借反犹之名干预学术自由"。他透露,其社交圈内至少20位从未捐款的朋友首次参与捐赠。

哈佛法学院名誉教授劳伦斯·特里布公开呼吁校友支援,获得积极回应。校友吉尔·皮门特尔发起邮件募捐行动,向包括前国务卿布林肯在内的400位同届校友发起倡议,收到50余份捐款确认,多位捐赠者表示此举旨在"捍卫大学自主权"。

对冲基金城堡公司创始人肯尼斯·格里芬去年曾向哈佛捐赠5亿美元,但此次以"校方反犹治理不力"为由暂停资助。正在起诉哈佛的校友沙博斯·凯斯滕鲍姆批评称:"校方对抗联邦政府的力度远超治理校园反犹问题。"哈佛共和党俱乐部亦谴责校方拒绝配合联邦审查。

邻近的北埃塞克斯社区学院校长莱恩·格伦虽长期批评哈佛对基层院校支持不足,但此次表态称联邦处罚存在程序争议。他强调:"拥有530亿美元捐赠基金的哈佛,正以其资源优势承担起捍卫学术自治的标杆责任。"

面对联邦拨款冻结,哈佛已启动7.5亿美元债券发行计划。校方数据显示,其捐赠基金规模仍达530亿美元,年度运营预算约60亿美元。分析人士指出,联邦资金主要用于科研项目,短期冻结对基础教学影响有限,但可能波及长期研究合作。

这场博弈折射出美国高等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复杂角力。正如皮门特尔在募捐信中所写:"当政府跨越法治边界压制异见机构,捍卫哈佛就是在守护民主根基。"而联邦教育部发言人回应称,审查旨在确保"纳税人资金不被用于助长校园歧视"。

0 阅读:77